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消原因及對策
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有兩個,做B超顯示:右側上頸部見兩個橢圓形低回聲結節,較大大小為21*12MM,邊界清,其內見一液性區,大小約為9*6MM,CDFI:血流信號不明顯。這個B超是今年6月份做的。兩個腫大的淋巴結,其中一個小的手摸像個小圓球,硬,活動,不痛,大概大半年前發現的(具體時間不記得了),當時看醫生,建議吃點消炎藥,可一直沒有下去,也就沒管它,較大的這個淋巴結,是4個多月前長出來的,活動性沒那個好,邊界手摸起來不太清,吃過消炎藥,中藥(包括中成藥和煎的中藥),外敷的中藥,打過針包括:青霉素,頭孢三代,克林霉素,夫西地酸鈉。有時腫的比較大,有一點壓痛,有藥或打針,就只是把腫大的消小一些,無壓痛感了,就再不往下消了,始終沒有全消,有時有低熱,不太腫時上午正常36.8度,下午37.2—37.5,非常腫大時,早起就37—37.3,下午37.2—37.5,檢血常規,血細胞正常,檢結核T細胞斑點,顯示陰性,檢血沉也在正常范圍,想做穿刺,但醫生說有液性區,有可能做不出來,取不到組織,看了好多家,一直沒有太明確是什么,藥針都用過了,就是不全下去,現在又檢了個結核菌素皮試,今天第三天還沒有去看結果,皮試的地方有輕微紅,有時很紅,早上輕一些,有一點點硬,白天看紅的挺小的,晚上看就好像那一小片都紅,不知道算那樣: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戴湘庭
南京市大廠醫院
二級
內科
-
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消,可能與炎癥、結核、腫瘤、免疫疾病、反應性增生等有關。 1.炎癥:局部感染可導致淋巴結腫大。如咽喉炎、牙齦炎等,病原體刺激淋巴結引發免疫反應。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常用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結核:結核菌感染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常有低熱、盜汗等癥狀。確診后需規范抗結核治療,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腫瘤:頸部原發或轉移性腫瘤可致淋巴結腫大。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可能包括病理活檢等。治療方案取決于腫瘤類型和分期。 4.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病,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5.反應性增生:接觸過敏原、化學物質等可引起。去除誘因后,部分可自行緩解。 總之,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消的原因多樣。應綜合癥狀、檢查結果等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增強免疫力。
2025-02-11 05: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消,可能與炎癥、結核、腫瘤、免疫疾病、反應性增生等有關。 1.炎癥:局部感染可導致淋巴結腫大。如咽喉炎、牙齦炎等,病原體刺激淋巴結引發免疫反應。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常用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結核:結核菌感染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常有低熱、盜汗等癥狀。確診后需規范抗結核治療,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腫瘤:頸部原發或轉移性腫瘤可致淋巴結腫大。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可能包括病理活檢等。治療方案取決于腫瘤類型和分期。 4.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病,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5.反應性增生:接觸過敏原、化學物質等可引起。去除誘因后,部分可自行緩解。 總之,右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消的原因多樣。應綜合癥狀、檢查結果等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增強免疫力。
2025-02-11 00: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頸部淋巴結的腫大往往是炎癥引起的,但是,炎癥消下去后,淋巴結往往不會完全消下去的,可能會沒有疼痛而僅僅腫大的所有,做不做手術,要看什么情況,如果是一直有輕微的疼痛,或者長的比較快,或者反復出現炎癥,就可以做手術切掉的;這樣的手術非常的簡單,手術后對于身體是沒有影響的醫生詢問:您還有疑問嗎?
2016-03-04 14: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