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懷孕及用藥相關問題咨詢
精神病患者能懷孕嗎?在頭兩個月不知道懷孕的情況下還口服精神類藥物,是否對對胎兒有影響?如果要孩子的話是不是必須停藥,停藥后患者精神狀態不佳應該怎么辦?請醫生幫忙回答一下,非常感謝!患者年齡:26目前一般情況:不好,因為懷孕有點病態發作的情況!病史:10年精神疾病史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治療過已逐步趨于穩定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病患者懷孕及用藥是一個復雜的情況,涉及胎兒健康、患者病情、藥物影響、停藥風險和應對措施等。 1. 胎兒健康:懷孕頭兩個月服用精神類藥物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如致畸、影響神經發育等。常見的受影響藥物有氯丙嗪、利培酮、奧氮平等。 2. 患者病情:本身的精神疾病可能因懷孕激素變化而波動,增加病情復發風險。 3. 藥物影響:不同精神類藥物對胎兒的潛在風險不同。例如,一些抗抑郁藥相對較安全,而某些抗精神病藥風險較高。 4. 停藥風險:突然停藥可能導致患者精神狀態急劇惡化,甚至出現嚴重的精神癥狀。 5. 應對措施:應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和胎兒情況,權衡利弊。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或采取心理治療等替代方法。 總之,精神病患者在懷孕及用藥問題上,需要多學科醫生共同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嬰安全。
2025-02-11 05: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精神病患者懷孕及用藥是一個復雜的情況,涉及胎兒健康、患者病情、藥物影響、停藥風險和應對措施等。 1. 胎兒健康:懷孕頭兩個月服用精神類藥物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如致畸、影響神經發育等。常見的受影響藥物有氯丙嗪、利培酮、奧氮平等。 2. 患者病情:本身的精神疾病可能因懷孕激素變化而波動,增加病情復發風險。 3. 藥物影響:不同精神類藥物對胎兒的潛在風險不同。例如,一些抗抑郁藥相對較安全,而某些抗精神病藥風險較高。 4. 停藥風險:突然停藥可能導致患者精神狀態急劇惡化,甚至出現嚴重的精神癥狀。 5. 應對措施:應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和胎兒情況,權衡利弊。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或采取心理治療等替代方法。 總之,精神病患者在懷孕及用藥問題上,需要多學科醫生共同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嬰安全。
2025-02-11 00: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不是先天性的可以懷孕啊.沒有問題的
2016-03-05 00: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精神分裂癥是大腦功能紊亂所致,突出表現為精神活動的異常,目前國內外抗精神類西醫西藥以鎮靜、安眠之作用來實現對異常癥狀的控制,在治療中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由于依賴性強,一旦藥量不足或停藥就會復發,需要終身服用,同時副作用大,它對大腦及心、肝、腎功能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服用期間最好是不要要小孩,它對胎兒的發育及智力方面影響較大,在已有布-依中草藥能夠根治該癥的今天,我們建議介入它的治療,也就是將病徹底治好之后再要小孩,這對大人和小孩者有益處。布-依中草藥經多年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它是一個抗精神類廣譜藥,對陰性或陽性癥狀的患者均有同樣之效果,療效確切,沒有副作用,沒有依賴性,被治愈的患者可恢復到健康的從前。并對從來沒有服用過抗精神類藥及其鎮靜安眠類西藥的患者見效快,快的一周就可以治好,對服用抗精神類西藥量少及對原服用西藥依賴性和抗藥性較小的患者見效也是比較快的.對病程長服用西藥量大、種類較多的患者見效相對要慢一些,治療時間也就相對要長一些,原因是受依賴和抗藥性的影響,對類似患者的治療,其原服用的西藥只能是慢慢地分期分批地減掉,不然就會出現反彈,慢慢地減掉西藥是為了讓患者平穩過渡,以便配合治療,大大地減少患者的痛苦及護理的工作量。詳情可通過聯系作進一步了解。
2016-03-04 23: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停藥半年以后再考慮要小孩。建議最好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服用中藥治療逐漸減掉西藥。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中藥沒有依賴性,而且可以對抗西藥的副作用,調理長期服用西藥后的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愈的目的。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疾病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達到根治。如果需要幫助可以與我聯系或進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復。
2016-03-04 1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