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柳州某校發生副傷寒,全校消毒。問:這...
最近柳州某校發生副傷寒,全校消毒。問:這種病能治嗎?用什么藥最好?有預防針打嗎?平時要吃什么藥預防?在那里有預防針打?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可以使用中藥調理治療較好,但是由于沒有親自診斷您的病情,不是很詳細的了解您的病情,為了避免延誤治療,建議您可以咨詢我們專家熱線,把你的病情詳細描述,我們再根據你的臨床表現會診,然后決定你該如何用藥,用什么藥,這樣治療就有針對性,這樣才能有效果。另外,服藥必須堅持,不要斷斷續續,這也是長期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另外,這種情況與體質差有關,注意加強營養和鍛練,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平時注意飲食,不要過食辛辣刺激和魚腥食物,注意均衡營養。多飲水,可以吃些健胃消食等藥物,以調理脾胃,改善食欲,提高身體的抵抗力。祝您早日康復!
2016-03-04 23: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副傷寒(paratyphoidfever)是由副傷寒桿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副傷寒的臨床表現與傷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病死率較低。副傷寒丙尚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或膿毒血癥。 [病原學] 副傷寒的病原體有3種,副傷寒甲桿菌、副傷寒乙桿菌及副傷寒丙桿菌。各種副傷寒桿菌均有“O”和“H”抗原,在自然條件下,副傷寒桿菌一般只能感染人類,僅偶而感染動物。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傳播方式與傷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傳播較為常見,因副傷寒桿菌可在食物中較長時間存在。 我國副傷寒的發病率較傷寒為低。成年人中以副傷寒甲為多,兒童易患副傷寒乙,但可因地區、年代等而不同。 [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副傷寒甲、乙的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大致與傷寒相同,副傷寒丙的腸道病變較輕,腸壁可無潰瘍形成,但體內其它臟器常有局限性化膿病變,可見于關節、軟骨、胸膜、心包等處。 [臨床表現] 副傷寒的潛伏期較傷寒短,一般為8~10天,有時可短至3~6天。副傷寒甲、乙的癥狀與傷寒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癥狀較特殊。(一)副傷寒甲、乙起病徐緩,但驟起者不少見,尤以副傷寒乙為多。開始時可先有急性胃腸炎癥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約2~3天后癥狀減輕,繼而體溫升高,傷寒樣癥狀出現。發熱常于3~4天內達高峰,波動較大,極少稽留。熱程較傷寒短,毒血癥狀較輕,但腸道癥狀則較顯著。皮疹出現較早,且數量多,直徑大。復發與再燃多見,而腸出血、腸穿孔少見。 (二)副傷寒丙臨床癥狀復雜,常見有以下三種類型: 1.傷寒型癥狀與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但較易出現肝功異常。 2.胃腸炎型以胃腸炎癥狀為主,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病程短。 3.膿毒血癥型常見于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發病急、寒戰、高熱、熱型不規型,熱程1~3周不等。常有皮疹、肝脾腫大、并可出現黃疸。半數以上病人可出現胸膜炎、膿胸、關節及骨的局限性膿腫、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腎盂炎等遷徙性化膿性并發癥,此類并發癥極頑固,治療期長且困難。 副傷寒甲、乙、丙的診斷、治療及預防等與傷寒大致相同。對并發化膿性病灶者,一旦膿腫形成,可行外科手術治療,并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
2016-03-04 12: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