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夾腿綜合癥有何臨床表現
小兒腦癱夾腿綜合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哪些情況比較常見?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沒有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小兒腦癱夾腿綜合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腦癱夾腿綜合癥的臨床表現多樣,包括腿部動作異常、情緒變化、睡眠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行為異常等。 1.腿部動作異常:患兒常雙腿交叉夾緊,不斷摩擦,有時伴有面部潮紅、出汗等。 2.情緒變化: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3.睡眠問題:可能會有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等情況。 4.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或進行其他活動時,難以集中注意力。 5.社交行為異常:表現為孤僻、不愿與他人交流互動。 總之,小兒腦癱夾腿綜合癥的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家長若發現孩子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和進行治療。
2025-02-11 00: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腦癱的表現可以分為多個類型。1.痙攣型小孩以四肢僵硬為主要表現。2.手足徐動型四肢和頭部出現不自主的無意識動作,做有目的的動作時,全身不自主動作增多,如面部出現"擠眉弄眼",說話及吞咽困難,常伴有流口水等。3.共濟失調型以四肢肌肉無力、不能保持身體平衡、步態不穩、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細動作為特征。單純性共濟失調較少見。共濟失調也可與手足徐動聯系在一起。患兒常常無法保持一個固定姿勢,當站立時,為了維持站立姿勢不得不進行頻繁調整。學走路時間晚于正常兒童。當行走時為了獲得較穩定的平衡,雙腳左右距離較寬,步態蹣跚,方向性差。
2016-03-05 01: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治療和改善腦癱的方法:爭取患兒有合作:在患兒興致最高時教導患兒例如在他餓的時候可以教吃東西最好結合游戲進行因為這時候患兒和家長都快樂早期如愛撫、喂養、摸鼻子、接吻等或教唱歌、吹氣、做鬼臉、藏貓貓等
2016-03-04 15: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其表現在嬰幼兒發病較多1-3歲為高發期發作時神志清醒發作時雙下肢伸直交叉或夾緊手握拳或抓住東西女孩還喜歡坐硬物手接腿或接下肢部也有腿之間夾物;男孩多表現為伏臥在床上來回蹭患兒發作時陰莖有勃起尿道腔水腫女孩陰道內分泌物增多伴面色發紅、出汗、呼吸粗大、會陰肌肉收縮每次持續數分鐘或更長時間嚴重者持續不斷若中途阻止其動作患兒往往哭鬧不安還要恢復原來的狀態
2016-03-04 13: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癱的表現可以分為多個類型。1.痙攣型小孩以四肢僵硬為主要表現。2.手足徐動型四肢和頭部出現不自主的無意識動作,做有目的的動作時,全身不自主動作增多,如面部出現"擠眉弄眼",說話及吞咽困難,常伴有流口水等。3.共濟失調型以四肢肌肉無力、不能保持身體平衡、步態不穩、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細動作為特征。單純性共濟失調較少見。共濟失調也可與手足徐動聯系在一起?;純撼3o法保持一個固定姿勢,當站立時,為了維持站立姿勢不得不進行頻繁調整。學走路時間晚于正常兒童。當行走時為了獲得較穩定的平衡,雙腳左右距離較寬,步態蹣跚,方向性差。
2016-03-04 11: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寶寶拇指內收一定是腦癱嗎? -
Q: 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半年,該如何應對? -
Q: 患有腦癱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孩子診斷腦癱半年了該如何應對? -
Q: 腦癱患者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寶寶尖足不翻身偶爾看手會是腦癱嗎 -
Q: 腦癱患者膝蓋疼痛如何有效治療? -
Q: 腦癱能否預防及預防方法有哪些? -
Q: 腦癱能否不經治療自行康復? -
Q: 孩子腦癱且膝蓋發炎發燒應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