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判斷是否缺少維生素 C 可從身體癥狀、飲食情況、實驗室檢查、既往病史、生活環境等方面綜合考量。 1. 身體癥狀:常見的有牙齦出血、皮膚瘀斑、傷口愈合緩慢、免疫力下降易感冒等。 2. 飲食情況:長期飲食不均衡,新鮮蔬果攝入過少,可能導致維生素 C 缺乏。 3. 實驗室檢查:通過檢測血清維生素 C 水平,可明確是否缺乏。 4. 既往病史:某些疾病如慢性腹瀉、消化吸收不良等,會影響維生素 C 吸收。 5. 生活環境:長期處于壓力大、污染重的環境,可能增加維生素 C 消耗。 總之,判斷是否缺少維生素 C 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若懷疑有缺乏,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平時要注意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獼猴桃等。
2025-02-10 19: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液溢出肌膚之間,皮膚表現青紫斑點或斑塊的病證,稱為紫斑,西醫的血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所致皮下紫癜.多數是由于血小板減少,增多及功能異常所致,若口腔頰粘膜有紫癜或血皰,常提示出血嚴重,應積極處理.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首選藥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時又會增添許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等,而且激素減量后,血小板又會降低,停藥后仍會反復發作.急,慢性型出血較重者,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急性型及重癥者應住院治療.脾切除是有效療法之一.
2016-03-05 06: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你的描述西紅柿就是番茄.身上有紫斑,血小板低,尿中有潛血,初步診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應去當地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性細檢查后,查找病因,再進行有針對性治療.應該首先用西醫療法治療,中醫方法顯效慢,用西醫治療后恢復期用中醫調理.一般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機體免疫抵抗,出現血小板破壞增加或骨髓生成減少所致.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食物,油膩食物,不吃海產品魚蝦等,多休息,適量運動.增強體質,盡量少感冒
2016-03-05 04: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液溢出肌膚之間,皮膚表現青紫斑點或斑塊的病證,稱為紫斑,也稱之肌衄.西醫的血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紫斑治療的辨證論治 血熱型 肌膚見青紫斑點或斑塊,或伴有鼻衄,齒衄,便血,尿血,或有發熱,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1.主方涼血地黃湯(唐容川《血證論》)加減 處方:生地黃30克,黃連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玄參15克,梔子12克,黃芩10克,水牛角30克,茜根15克,紫草30克.水煎服. 熱盛者,加石膏30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2克. 2.中成藥 (1)紫地寧血散,每次8克,每日3次. (2)云南白藥,每次1支,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白仙消癜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白鮮皮50克,血見愁30克,茜草25克,仙鶴草50克,牡丹皮20克,地榆炭20克,生地黃炭20克,雙花20克,丹參30克,三七20克,羚羊角10克(銼細末),紫草20克.水煎服. (2)消斑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牡丹皮,黃芩,梔子,槐花各10克,生地黃,當歸各15克,茜根12克.水煎服. (3)梔子地黃湯(丘和明等《血證要覽》) 組成:黑梔子,生地黃,赤芍,當歸,黃芪.水煎服(原方無份量) (4)水牛角湯:水牛角60克,水煎2小時,取汁頓服,每日1-2劑. (5)解毒涼血湯(周靄祥驗方)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梔子12克,黃芩12克,土茯苓15克,生地黃20克,赤芍12克,牡丹皮10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20克,紫草20克,白茅根30克,仙鶴草30克,大棗15克,水牛角片10克,生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其中水牛角先煎10分鐘后再放其他藥.水牛角粉每次3克,沖服. 陰虛型 皮膚青紫斑點,時發時止,常伴有鼻衄,齒衄或月經過多,顴紅,心煩,口渴,手足心熱,或有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滋陰降火,寧絡止血. 1.主方茜草根散(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茜根18克,側柏葉20克,黃芩12克,生地黃15克,阿膠12克(烊化),玄參12克,龜板25克,旱蓮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參照血熱型中成藥. 3.單方驗方 (1)消紫癜Ⅱ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生地黃,熟地黃,知母,牡丹皮,赤芍,玄參,升麻,阿膠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2)養陰消癜湯(田鳳鳴等《中國奇方全書》) 處方:石斛50克,生地黃,生石膏各30克,龍齒,沙參,白茅根各20克,白芍,天花粉各15克,龜板,牡丹皮各10克.水煎服. (3)理血養肝湯(邵經明驗方) 處方:當歸12克,白芍15克,生地黃20克,牡丹皮12克,阿膠9克(烊化),旱蓮草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氣虛型 久病不愈,反復發生肌衄,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納差.舌淡,脈細弱. 補氣攝血.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黨參18克,黃芪15克,白術12克,當歸10克,茯苓15克,龍眼肉10克,炒地榆15克,仙鶴草20克,阿膠12克(烊化),大棗5枚.水煎服. 2.中成藥歸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消紫癜I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炙黃芪,黨參,仙鶴草各30克,旱蓮草15克,白芍,白術,阿膠(烊),生茜草,砂仁拌熟地黃各12克,大棗10克.水煎服. (2)益氣消斑湯(李寶順《名醫名方錄》) 處方:黃芪60克,益母草,雞血藤,黨參,當歸,川芎各30克,赤芍20克,紅花10克.水煎服. (3)參芪紫癜湯(張珍玉驗方) 處方:炒白術9克,黨參15克,黃芪20克,當歸9克,白芍9克,生阿膠10克(烊化),茜根6克,陳皮6克,甘草5克.先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再加冷水煎20分鐘,兩煎混合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6劑,停藥1日,后連服10~15劑.紫斑可消退. (4)益氣補血湯(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制何首烏30克,枸杞子15克,生地黃20克,阿膠10克(烊化),女貞子15克,黃芪30克,黨參30克,白術30克,大棗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瘀阻型 肌膚瘀點紫暗,面色晦暗,胸或腰腹固定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活血化瘀止血. 1.主方桃仁四物湯(武之望《濟陰綱目》)加味 處方:桃仁12克,紅花10克,當歸12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生地黃15克,丹參20克,茜根12克,益母草20克,雞血藤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若氣虛者,加黨參15克,黃芪18克.陰虛者,加麥冬15克. 2.中成藥云南白藥,每次1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消癜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雞血藤30克,赤芍,當歸,熟地黃,大棗各10克,茜草,丹參,黨參各12克,旱蓮草15克,牡丹皮12克,三七粉(沖服)1克.水煎服. 紫斑治療的其他療法 1.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2.飲食療法 (1)紫草大棗湯:紫草50克,大棗30克,加適量水煎煮,吃棗喝湯.適用于血熱型. (2)水牛角茅根湯:水牛角50克,茅根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服.適用于血熱型. (3)甲魚燉茜根仙鶴草:甲魚1只(去內臟),茜根15克,仙鶴草30克.將藥先煎,去渣取汁,再加入甲魚燉熟,加鹽調味服食.適用于陰虛型. (4)花生衣芪棗湯:花生衣30克,黃芪20克,紅棗15枚.加水共煎,吃棗飲湯.適用于氣虛型. (5)紅棗湯:紅棗30枚,煎湯連棗服.適用于各型紫斑. 3.預防調護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防止碰傷,跌傷,保護皮膚清潔衛生,防止感冒,避免接觸各種誘發肌衄的“不正之氣”. 忌食油膩,辛辣,香燥等生熱動火食物,以及魚,蝦,蟹,牛乳等腥味之品. 在微電子封裝領域中,也有紫斑這一詞,它主要是指引線鍵合中的Au-Al焊接界面上所產生的Au-Al化合物,其成分為AuAl2,它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到引線鍵合的質量和可靠性.
2016-03-04 21: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西紅柿就是番茄,你難道不知道嘛?關于你身上的紫斑,可能是你的凝血情況不太好.只要有輕微的碰觸就會造成皮下出血.希望你到醫院查哈你的血小板和凝血時間.才能給你更好的建議.
2016-03-04 18: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