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女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如何治療
29歲女性,3年前體檢時發現尿蛋白+-,給予藥物治療后轉陰(具體藥物不詳).2年前產前檢查發現尿蛋白++,血壓稍高,1年前行剖宮產手術,手術順利,血壓恢復正常,尿蛋白仍++,余無任何癥狀.半年前行腎活檢,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給予激素及ACEI等藥物治療后多次復查尿蛋白均++,肌酐輕度升高,遂逐漸減少激素用量至停藥.期間未出現血尿高血壓及水腫等其他表現.請問這種情況應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環孢素A效果怎樣?還是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全國哪家醫院治療腎病比較好?第一次問題補充:我知道此病的治療目標不僅僅是消除蛋白尿,但蛋白尿會加重腎功能的損害,所以如何消除蛋白尿?能不能再講得具體一點.能不能針對這一病例具體講一講該怎樣治療及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腎小球疾病,治療較為復雜。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腎功能狀況、蛋白尿水平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氯沙坦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這些藥物能抑制免疫反應、減少尿蛋白、保護腎功能。 2. 飲食調整: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3. 血壓管理: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可選用硝苯地平緩釋片等降壓藥。 4. 定期復查:監測尿常規、腎功能、血壓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 避免感染:預防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總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的治療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遵循醫囑規范治療,同時注意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延緩疾病進展,保護腎功能。
2025-02-11 0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腎小球疾病,治療較為復雜。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腎功能狀況、蛋白尿水平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氯沙坦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這些藥物能抑制免疫反應、減少尿蛋白、保護腎功能。 2. 飲食調整: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3. 血壓管理: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可選用硝苯地平緩釋片等降壓藥。 4. 定期復查:監測尿常規、腎功能、血壓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 避免感染:預防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總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的治療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遵循醫囑規范治療,同時注意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延緩疾病進展,保護腎功能。
2025-02-10 16: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腎小球性蛋白尿是指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質濾過到腎小球濾液中,遠遠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這種蛋白尿臨床上最常見,多見于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循環障礙、缺氧等。尿蛋白可從少量(200mg/24h尿)至每日數10g以上,多數>2g/24h尿,其特點通常是以白蛋白為主,但當腎小球濾過膜損害嚴重時,某些分子量較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的比例會增多。尿蛋白圓盤電泳顯示大、中分子蛋白尿類型。 腎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影響對腎小球濾液中蛋白質的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常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腎小管-間質疾病,如腎盂腎炎、鎮痛藥腎病、抗生素腎損害、重金屬(汞、鎘、金等)中毒、先天性多囊腎、腎髓質囊性病、海綿腎以及各種先天性腎小管疾病(如腎小管性酸中毒、Fanconi綜合征)等。此類蛋白尿一般含量<2g/24h尿,大多在1g/24h尿左右。其特點以小分子量蛋白,如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為主,白蛋白較少。尿蛋白圓盤電泳顯示小分子蛋白尿類型。
2016-03-05 0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肯定是腎炎,請用自然免疫平衡治療.
2016-03-05 07: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這樣的情況正規縣級醫院都能治療!慢性腎炎的最終轉歸有多種,部分病人可以得到完全緩解,部分病人反復發作,但許多病人往往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此外,許多慢性腎炎盡管臨床各種指征均趨于正常,但病理改變仍未好轉,有些病理類型是不可逆的。因此,應當走出這樣的認識盲區(錯誤的觀點),即把尿檢查的結果作為治療慢性腎炎療效的唯一目的,而應當更重視腎功能的變化,長期監測腎功能的情況,將腎功能的變化作為遠期目標的考察項目。概括地說,慢性腎炎的治療目標應是: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改善臨床癥狀,維持與保護腎功能。具體目標,應根據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炎給予區別對待。如為局灶節段性增殖性腎炎、輕型系膜增殖性腎炎、控制好蛋白尿,腎功能在很長時間內不會惡化。但重度系膜增殖性腎炎、膜性腎病、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由于病理改變較重,后3者多為不可逆的病理改變,適當控制好蛋白尿、血尿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終目標,而保護腎功能是其最終目標。因此,切忌為了消除蛋白尿而盲目應用激素和細胞毒性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有很大副作用,有時因此引起的合并癥是致命的。 為了達到以上治療目的,慢性腎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 ①勞逸結合,加強飲食調節。也就是說慢性腎炎患者不應從事繁重的工作,尤其伴有水腫和高血壓者。對有水腫與高血壓者應當控制食鹽的入量,也不應為了追求營養而大量進食高蛋白飲食,尤其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限制蛋白攝入,以免加重腎負擔。總之,合理而適度,是其生活飲食調理的原則。 ②利尿降壓,改善癥狀。對有水腫者,在控制水和鹽的攝入后,水腫仍不消除者,可以適當應用利尿藥,尤其伴有輕度高血壓者,更適用。對有高血壓者,應根據血壓的高低程度和降壓藥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降壓藥,可以選用利尿降壓藥如噻嗪類、速尿;蘿芙木類如利血平、降壓靈;肼苯噠嗪類;酶抑制劑如優降寧;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各類藥物的適應癥及優缺點,詳見有關問答)。 ③合理應用免疫抑制劑。目前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的免疫抑制劑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強的松龍;細胞毒性藥物如環磷酰胺、氮芥、硫唑嘌呤等。目前多采用激素加一種細胞毒性藥的聯合用藥方法。 ④根據病情,選用輔助藥物。目前有報道消炎痛、潘生丁等藥物有利于消除蛋白尿,應根據病情需要,合理選用。消炎痛為一種非皮質醇類固醇消炎藥,對消除蛋白尿有一定作用,但停藥后易反復,多有消化道的不良反應。抗血小板集聚藥,抗凝藥如潘生丁、阿斯匹林等,亦有一定作用,但療效均不肯定。 ⑤保護腎功能是長遠目標。應著重在控制原發病活動,糾正血漿蛋白與電解質失衡,合理飲食以低蛋白(高質量蛋白為主)、低脂飲食為主,防止感染、勞累的誘因,禁止用腎毒性藥物等等。
2016-03-04 23: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