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福元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登革熱的表現癥狀多樣,包括發熱、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結腫大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11-26 08:23
1.發熱:體溫迅速升高,可達39℃以上,多為持續性高熱。
2.疼痛:頭痛、眼眶痛、肌肉及骨關節劇烈疼痛。
3.皮疹:于發病后3-6天出現,多為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
4.出血:常見有牙齦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5.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及觸痛。
登革熱癥狀多樣,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斷。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通常起病急驟,頭痛、發熱和眼球后痛,24h內體溫可達40℃。同時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關節痛,胃納減退、惡心、嘔吐,偶有腹痛、腹瀉或便秘等。伴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結膜出血。淺表淋巴結腫大在早期已可見。發熱持續2~7d。部分病例于起病第3~5d體溫降至正常,1d后又再上升,稱為雙峰或馬鞍熱型。發熱期可有相對緩脈,虛弱感覺常需數周后才能完全康復。
2016-03-05 04: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小容 主治醫師
漢川市脈旺鎮衛生院
一級
結核科
-
你好,潛伏期5~8天,前驅癥有鼻炎、結膜炎,突然高熱、惡寒、頭痛、眼眶后痛、肌炎、劇烈性頭痛、肌痛、關節痛、惡心、嘔吐、乏力、厭食,第1次發熱可達39~40℃。持續4~5天下降,癥狀減輕約1~3天后再次出現高熱(雙峰熱),在發病3~5天,多數病人首先在軀干兩側出現麻疹樣紅斑,逐漸向四肢發展
2016-03-05 03: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1,到登革熱流行區旅游或生活,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并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藥物;2,如果房間沒有空調設備,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3,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并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
2016-03-05 01: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