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江濤 副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您好,出現自汗的情況,不外乎是體虛、陽虛、營衛不和導致的,要通過辨證看看屬于哪一方面的問題,然后對因、對癥處理。平時在飲食上要忌服油膩、辛辣食物,多補充水分,不熬夜,適量運動即可。臨床上治療自汗的中成藥主要是玉屏風顆粒、虛汗停顆粒及屏風生脈膠囊等。
2019-12-16 22:4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可以說得詳細點嗎?是不是強直性脊柱炎?還是單純的腰腿痛的癥狀
2016-03-05 23: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和其他疾病一樣,早期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后基本和正常人一樣。到了中晚期脊柱骨橋形成,通過治療只能達到疼痛癥狀消失,骨骼變形停止,病情不發展的程度,這就是醫生說的臨床治愈。中晚期脊柱骨橋形成,不能通過治療使骨橋消失達到徹底治愈,因此,您現在的病情程度決定治療的預后效果,對于強直患者來說,及早治療是本病的關鍵。強直性脊柱炎是世界性疑難雜病,治療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證型來綜合分析,治療措施主要中藥或者中成藥的內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療(如中藥熏蒸,中藥離子導入,高頻等等形式)以及結合科學的康復功能鍛煉.北京北亞骨科醫院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專科醫院,中華名醫協會評為“全國十佳強直性脊柱炎專科醫院”,其采用的“四補益督通脈”療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通過數十年數以萬計的臨床實踐,其總有效率在90%以上,患者滿意率達97.1%。在保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疾病上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您可以詳細的了解一下.祝您早日康復,如有不明,可以再次提問
2016-03-05 07: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強直性脊椎炎有效的康復方法只有用中藥滋補腎精和腎陰,消除無菌性炎癥,振作腎氣,吸收骨上軟骨,軟化韌帶,唯一只有這種方法才可以康復。你要了解這方面的康復治療,可以點擊“范主任”與我聯系,取得康復的方法。
2016-03-05 03: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癥為主,并侵犯四肢關節和其它臟器的全身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致殘率較高: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后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強直性脊柱炎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沒有任何副作用,經濟實惠。治療用追風舒筋療法,不要用西藥,副作用太大.不要喝酒,不要勞累,注意休息。
2016-03-05 0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首先要從根本上治療也就是要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單純的從西醫角度來講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吃的那些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只能夠控制患者的疼痛癥狀,抑制病情發展,減少患者痛苦,但是不能治根,根據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標本兼治,活血化淤通脈.氣虛,陽氣推動無力,經脈運行阻滯,滯而為淤.血虛,血流無力,淤阻脈絡不通,不通而為淤.腎陽虧虛,陰寒內生,寒主凝滯,全身陰寒不化,腎陽虧虛生淤.腎陰虛,陰虛生內熱,陽氣上亢化火,火灼脈絡而生淤.局部疼痛為脈絡閉阻,局部腫脹為濕濁阻洛,局部之淤.久病在床,氣機不利,脈絡失于調達,閉阻經脈而為淤.從淤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是標本同治之法,治病求本是尋根,治本同時必須治標,因為本病為本虛標實證,補虛則標更盛,標盛而為害.活血化淤通脈,打開脈絡通道,內可調達氣血陰陽,外可宣邪外出,達到治愈強直性脊柱炎的目的.
2016-03-05 01: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