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經常抽動是怎么回事?
性別:女 年齡:17 詳細病情:感覺鼻子好象是不通氣,所以經常抽氣,就象感冒一樣,已經成習慣了,不停的抽氣,感覺那樣很舒服,請問那是怎么回事啊,如何醫治? 病史:以前在14歲左右還有時眨眼睛,那時懷疑是面部神經的事,不過現在好了,好了以后不久,就是鼻子出現剛才上面的問題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建議您可以去醫院檢查,是否有鼻炎。一、急性鼻炎: 1、應注意多飲水; 2、室內通風。 3、發熱時要適當休息,注意保暖; 4、出門時需戴口罩; 5、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6、使用發汗藥物不宜太過; 7、中藥應輕煎,頻飲; 8、服藥后不宜吃冷飲及食用生冷,酸澀之品。 二、慢性鼻炎: 1、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 2、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臉,以增強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3、注意改善工作環境; 4、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強衣服。 5、鼻塞時不宜強行擤鼻; 6、不要用手挖鼻; 7、經常保持心情舒暢; 8、保持大便通暢; 9、不宜長久使用具有血管收縮作用的滴鼻劑,如麻黃素,滴鼻凈。 三、萎縮性鼻炎: 1、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2、每天清洗鼻腔,清洗前應將結痂浸軟,取出; 3、每天做鼻部摩擦或按摩鼻穴; 4、氣候干燥時,出門可戴口罩,或滴用油質滴鼻劑,如復方薄荷油等; 5、戒煙酒; 6、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7、不要經常用手挖鼻,以免損傷鼻粘膜造成鼻出血; 8、飲食中忌食辛辣,燥熱之物,多吃些蔬菜,水果。 四、過敏性鼻炎: 1、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2、采用正確的擤鼻方法; 3、不宜過多使用血管收縮性滴鼻劑; 4、加強身體鍛煉。 鼻炎(rhinitis)是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鼻炎兩類。 (一)急性鼻炎 根據病因可分為急性病毒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 1.急性病毒性鼻炎可由各種呼吸道病毒引起,而以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受涼、過勞、全身慢性病、鼻中隔偏曲等誘因可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防御功能破壞,致病病毒得以入侵并生長繁殖,經1~3天潛伏期而發病。初期,鼻粘膜呈漿液性卡他,繼而,由于原來存在于鼻粘膜的鏈球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乘機活躍增殖,形成繼發感染,病變轉為膿性卡他。2~3天后上皮開始再生,約2周后重新修復而痊愈。但在免疫力和低抗力尚未發育完善的嬰幼兒,有時可伴發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或急性心肌炎等招致嚴重后果。 2.過敏性鼻炎屬于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應原主要是花粉、室內塵埃(特別是塵螨)、動物毛屑等,此外,碘、酒精、油漆、某些食物、藥品或化妝品也可引起。鏡下可見鼻粘膜上皮層內杯狀細胞增多,基底膜增厚,間質水腫,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肥大細胞也較多。 (二)慢性鼻炎 1.慢性單純性鼻炎是基于鼻腔血管的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導致以鼻粘膜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多為特征的慢性炎癥。病變表現為粘膜腫脹,血管擴張充血,粘液分泌增多,血管和腺體周圍可見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2.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粘膜、粘膜下層以至骨質增生肥厚為特征的慢性炎癥。鏡下除見粘膜充血水腫、擴張的血管周圍有一些圓形細胞浸潤外,粘膜下結締組織增生,使粘膜變得肥厚,甚至形成息肉。深層的鼻甲骨和骨膜亦可增生、肥大。 3.慢性萎縮性鼻炎是以鼻粘膜萎縮、嗅覺障礙或消失、鼻腔內有痂樣苔被覆為特征的慢性炎癥。鼻痂常被粘染的腐敗菌所分解,產生惡臭,故又稱臭鼻癥。鏡下常見粘膜上皮呈廣泛的鱗狀化生,血管呈閉塞性脈管炎變化,由于血管閉塞,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粘膜、腺體以至骨質萎縮,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纖維化)。 此外,有些疾病如結核、梅毒、麻風、結節病等可在鼻粘膜形成慢性炎性肉芽腫,可破壞鼻粘膜乃至軟骨和骨質,導致鼻和面部變形,然而這些疾病已很少見
2016-03-06 1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可以藥物治療撲爾敏口服.也可口服賽庚啶,息斯敏等藥.目前臨床上主要是應用內窺鏡下等離子低溫消融術,具體最好得遵醫囑!手術可以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消除過敏區域神經對外界各種刺激
2016-03-06 11: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從你的描述來看,可以檢查看看,是否是鼻炎引起的。
2016-03-05 14: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