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
我寶寶今年3歲了,以前不怎么哭的,可是自從讓他去幼兒園上學以來,他每次去上學都哭個不停,就是不愿意去,朋友說可能是孩子對我的依賴太大了,有了分離焦慮吧。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心理分析:你好,你的孩子還小,剛開始出現這樣的狀況是正常的,就是孩子不習慣陌生的環境和人。心理指導:你應該給孩子心靈上的撫慰,他還小不知道什么是焦慮,他只認識自己身邊的人,讓孩子習慣適應就好,同時你要培養孩子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2016-03-06 12: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分離焦慮(Dissociativeanxiety)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分離焦慮是兒童焦慮癥的一種類型,多發病于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為患兒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也可以說是寶貝入園后的一些正常反應。再說孩子哭鬧不一定就是分離焦慮。也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了,我家孩子不到兩歲時就有一陣是這樣的表現,后來聽大夫建議檢查后吃了兩片史克腸蟲清后好了。如果你家的寶貝上了寶寶班,可能會有影響你可以參考一下: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患兒整日纏住父母,不斷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時擔心父母發生意外,或擔心意外災難會使自己與父母失散。害怕自己離開父母會被拐走。患兒因而不愿上學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兒所后哭鬧,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現出頭痛、腹痛、惡心等軀體癥狀。病程可持續數年。 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從視線中消失了,孩子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里?我要找媽媽!孩子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最初,這種焦慮的出現,是具有特殊的適應意義的。因為,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出信號,呼喚媽媽的出現。這是孩子尋求安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他們甚至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近的人關注的行為,現在成了他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當然,其他的活動可能就進入不了他們的視線了。 當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分離焦慮就越發不可忽視了。很多寶寶因害怕去幼兒園,會以不起床、假裝生病、賴地哭鬧的手段進行抵抗。這樣也有相應的對策,總體來說孩子哭鬧一方面是生理上的不適,還有一方面就是心理上想引起家長的注意。我在幼兒園工作這樣的情況每學期都會遇見,多和孩子聊聊天,讓孩子感覺無論家長在與不在身邊我都是有伙伴的。千萬不要說類似你別再哭了,不然媽媽就不喜歡你;老哭老哭我們都不要你了......說了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祝寶寶健康成長。
2016-03-06 04: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您好!通過對癥狀的描述,可以看出,你的愛是有壓力的,讓寶寶過于依賴,而難以面對與接受他人或適應環境,需要健康指導。意見與建議一般人處于陌生環境總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特別在他人生第一次離開親人陪伴的情況下,表現的更加明顯。但人生總會有第一次,需要嘗試。面對焦慮不安可以通過你的態度讓他感應到對外界的信任,如多鼓勵,多表揚,多溝通,改變他對外界的錯誤認知,也可以和老師多接觸多交流,因為親密與信任可以讓壓力降低。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焦慮,所以說,你需要調整自己的愛,孩子是大人的泄密者,通過他的個性可以看出,你的個性和教育方式。多學習提升自己,和孩子一起進步。
2016-03-05 23: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