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不知道你的寶寶是多少千克,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衡量一下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BMI小于18.5為體重過低(表明營養不足);BMI為18.5~24.9為體重正常;BMI為25~29.9為超重;BMI為30.0~34.9為1級肥胖;BMI為35.0~39.9為2級肥胖;BMI等于或大于40.0為3級肥胖;不要給孩子營養過剩
2016-03-06 22: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體重為啥比別人重?原因多出在家長身上.例如父母都胖,子女的肥胖指數也低不到哪去.摒除遺傳因素后,一些錯誤的觀念及生活習慣也是造成孩子肥胖的原因.想知道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 1 吃得多才會健康? 當聽見媽媽告誡孩子:“寶寶,多吃點才會長高.”,“營養不夠,不能長成大人,多吃點才好!”專家認為,其實吃得多不一定好.寶寶體重過重,多與喂養過度有關.許多媽咪擔心寶寶吃不飽,所以喂食的奶量一次比一次多,或是怕孩子營養不足,不斷地鼓勵孩子多吃一點,如此一來,很容易把寶寶的胃口撐大,當然和成為小胖子的距離也就越來越近. 2 衣服買大號才不浪費? “孩子長得快,衣服買大一號才不會浪費”專家認為,購買寶寶的衣服應依實際年齡為基準才恰當.原因在于,如果衣服比寶寶身材大一號,寶寶看起來就會顯得瘦小,媽咪就會塞更多食物進寶寶的肚子里,其體型當然也會愈來愈“寬廣”. 3 懶得動,懶得走 您的孩子只要一坐下來就不再活動?或是整天窩在電視前看電視?想不變小胖子都不行.現在的孩子缺乏運動,新陳代謝通常不佳,所以容易導致肥胖.瞧!您寶貝的大腿是不是長出3層肉了呢? 4 父母影響最重要 父母的壞習慣對孩子有絕對的影響,例如家長本身就偏食,或是烹調食物的方式不正確,喂食的時間不固定,不愛吃正餐等,寶寶當然也會模仿.另外,現代父母大都是生一個孩子,家人會溺愛孩子,常是孩子愛吃的食物就買,甜食,零食,垃圾食物吃得多,當然容易偏食或發胖. 胖寶寶現象很常見,肥胖帶給孩子很大的健康隱患,不但不利于生長發育,對智力也會受到影響.小兒肥胖癥的成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結果. 對個體而言,胎兒后期至出生后2年內,是體內脂肪細胞一次性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脂肪細胞數量與體積的增加是一生中最快的,且脂肪細胞一旦形成就不會消失,這構成了肥胖的物質基礎.因此一歲左右嬰兒的肥胖可能與脂肪細胞分化的數目有關,并預示著今后肥胖的傾向性. 因此,在嬰兒期就要提倡科學喂養,這可以為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減肥,孩子不宜 嬰兒并不適合減肥,專家強調,目前流行的各種減肥法,并不能套用在孩子身上,嚴格來說,孩子在成年前,都不鼓勵減肥,以免營養攝取不夠.用自然的方式控制孩子的飲食,讓其體重增加的速度減緩下來,不再往上飆升就行了,否則嚴格的禁止,反而會使孩子更想吃.
2016-03-06 17: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判斷一個小兒是否得了肥胖癥是比較簡單的,一般用看和稱的方法就看測出來.如皮下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之標準體重20%即是肥胖癥患者,如超過10%,則稱為“超重”.超重兒就有可能發展為肥胖兒在小兒肥胖癥中,絕大多數是屬于單純性肥胖癥,或叫良性肥胖癥.這是由于過食,少動,使剩余熱能轉化為體脂所致.部分有肥胖家族史,說明與遺傳有關;僅少數患兒繼發于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內分泌紊亂與遺傳代謝性疾病.研究發現,肥胖兒童中有部分將發展為成人肥胖癥.而幼年肥胖已被證實為日后發生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還有一個因素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那就是肥胖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產生一些如醫學上講的“社交退縮癥”,這對肥胖兒的成長是不利的.肥胖兒的應急反應,抗感染能力較正常兒童低.也易形成自卑,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吃得多,動得少,是造成兒童單純性肥胖的根本原因.肥胖兒共性就是吃,而且大多喜歡吃甜,膩食品.再加上動得少,能量都積聚在體內,怎么會不胖呢?此外,胎內因素也很重要.現在只生一個小孩,都希望生個健康,聰明的孩子,所以對孕婦的營養特別重視.孕婦在最后三個月內胖得最快,而這最后三個月也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的三個月,這樣就容易分娩出肥胖嬰兒.單純性肥胖多見于嬰兒期,學齡期和青春前期的兒童.當然,還有遺傳因素,即父母雙方都胖的,孩子胖的可能性有80%;父母正常的,孩子胖的可能性只有14%.單純性肥胖的預防比治療更易收效,所以應從小就注意攝入營養素適度,忌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作“填鴨式”的過度喂養.已患了肥胖癥,應加強飲食控制,但在限制脂肪攝入的同時,仍應照顧到兒童的基本營養和生長發育需要,蛋白質每日不宜少于1—2克/千克體重.為減輕饑餓感可選用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蔬菜,豆類等.另外,維生素,礦物質和新鮮水果也要補充.飲食宜清淡,菜中食鹽宜少為妥;少加酸,辣等調料,也宜于達到減肥目的.適當增加運動及體格鍛煉十分重要,應以生理耐受力為度,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小兒肥胖癥盡量不用藥物治療,有些藥物的副作用較大,還會產生依賴性.對病理性肥胖癥,則應治療控制其原發疾病.以上是對“嬰兒的肥胖”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06 1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所以胖點都是很正常的,不用害怕!6個月以后的嬰兒,單純的母乳喂養已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因此,在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掌握好最佳時機,及時的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過程中,要注意輔食的種類和添加方式,做到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2016-03-06 16: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1,控制夜間哺乳次數.一般8個月以內的小兒夜間喂奶1~2次已經足夠,8個月以后的小兒就不需要在夜間額外進食了,只要在睡前加一次奶就可以,必要時在奶中加入一些米糊; 2,人工喂養要注意奶量.人工喂養的奶量可以根據小兒的體重公斤數來計算.每日喂奶量按每公斤體重100~110毫升的配方奶量來計算.4~6個月以后小兒逐漸添加泥糊狀食物,要適當減少奶量.一般一天奶量控制在600~700毫升左右;3,4月齡之前不添加固體食物.母乳或配方奶等液體食物能完全滿足1~4月齡小嬰兒對營養的需求,這期間不需要額外添加固體食物; 4,酌情添加輔助食品.如出生體重≥4000克,或3月齡前每月增重超過1000克的小兒,應適當減少或延遲淀粉類食物的添加,可以先添加各種菜泥,含糖分高的果泥也要減少攝入; 5,加強主,被動運動.嬰兒可以進行被動操的訓練,3月齡以后的嬰兒進行俯臥抬頭,翻身,坐,爬等主動運動,增加消耗,一般要求一日累積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
2016-03-06 06: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