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無力的治療
我老公最近總說很累的,感到嚴重的全身無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來,但是休息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有一天還突然暈倒了,送他去醫院,醫生說多半是重癥肌無力。已經吃藥一個月了,但沒有好轉。已經吃藥一個月了,但沒有好轉。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肌無力的發病通常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是因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所致之的慢性疾病,治療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長期得到家人的呵護和陪護,不能過度的勞累,且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如果僅僅是“干活時沒勁”尚屬于輕度肌無力的癥狀,建議可以通過中醫調理來治療和緩解癥狀,但一定要先行做出準確診斷對癥治療,才是最重要的。祝患者早日康復!
2016-03-07 13: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根據你所述癥狀,應考慮為脾氣虛,多因飲食失調,勞累迅度,。以及其它急慢性疾病耗傷脾氣所致。脾主運化,主升清,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四肢、主肌肉,脾氣不足,運化失健,消化遲緩,輸布精微乏力,水濕內生,脾氣反為所困,脾氣不足,氣血生化不足營血虧虛,肢體失養故倦怠無力。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采用健脾益氣為原則,可參考四君子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化裁治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質,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富有營養食物,慎服用生冷苦寒,以免傷脾胃。
2016-03-07 12: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肌無力”的問題。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部位因乙酰膽鹼受體減少而出現傳遞障礙的自家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橫紋肌于活動時易于疲勞無力,經休息或用抗膽鹼酯酶藥物后可以緩解。也可累及心肌與平滑肌,表現出相應的內臟癥狀。本病少數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遺傳重癥肌無力)。1)病因1.近年來根據超微結構的研究發現,本病主要是突觸后膜乙酰膽鹼受體(AChR)發生的病變所致。2.很多臨床現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機制紊亂有關。2)癥狀本病見于任何年齡,約60%在30歲以前發病,女性多見。發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數起病急驟并迅速惡化外,多數起病隱襲,主要癥狀為骨骼肌稍經活動后即感疲乏,短時休息后又見好轉。癥狀通常晨輕晚重,亦可多變。病程遷延,可自發減輕緩解。感冒、情緒激動、過勞、月經來潮、使用麻醉、鎮靜藥物、分娩、手術等常使病情復發或加重。全身所有橫紋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時而異,顱神經支配的肌肉特別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為早期或唯一癥狀;輕則眼球運動受累,多呈不對稱性眼瞼下垂,睜眼無力、斜視、復視、有時雙眼瞼下垂交替出現;重者雙眼球固定不動。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帶肌、肱二頭肌、三角肌和股四頭肌等的萎縮。3)重癥肌無力危象:當病情突然加重或治療不當,引起呼吸肌無力或麻痹而致嚴重呼吸困難時,稱為重癥肌無力危象。有三種:1.肌無力危象:即新斯的明不足危象,由各種誘因和藥物減量誘發。呼吸微弱、發紺、煩澡、吞咽和核痰困難、語言低微直至不能出聲,最后呼吸完全停止。可反復發作或遷延成慢性。2.膽堿能危象:即新斯的明過量危象,多在一時用藥過量后發生,除上述呼吸困難等癥狀外,尚有乙酰膽堿蓄積過多癥狀:包括毒堿樣中毒癥狀(嘔吐、腹痛、腹瀉、瞳孔縮小、多汗、流涎、氣管分泌物增多、心率變慢等),煙堿樣中毒癥狀(肌肉震顫、痙攣和緊縮感等)以及中樞神經癥狀(焦慮、失眠、精神錯亂、意識不清、描搐、昏迷等)。3.反拗性危象:難以區別危象性質又不能用停藥或加大藥量改善癥狀者。多在長期較大劑理用藥后發生。三種危象可用以下方法鑒別:①騰喜龍試驗。②阿托品試驗。③肌電圖檢查。4)檢查根據臨床特征診斷不難。肌疲勞試驗,如反復睜閉眼、握拳或兩上肢平舉,可使肌無力更加明顯,有助診斷。為確診可作以下檢查:1.藥物試驗:①新斯的明試驗。②氯化騰喜龍試驗。2.電生理檢查:常用感應電持續刺激,受損肌反應及迅速消失。3.其他:血清中抗AChRab測定約85%患者增高。胸部X線攝片或胸腺CT檢查,胸腺增生或伴有胸腺腫瘤,也有輔助診斷價值。5)治療1.藥物治療:①抗膽堿脂酶類藥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②極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靜滴1次/日,10--12次為一療程。③免疫抑制劑:根據免疫功能情況分別應用:A.口服強的松。B.靜滴環磷酰胺。C.硫唑嘌呤。2.胸腺治療:可考慮胸腺切除術,或鈷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療。3.血液療法:有條件時可使用血漿替換療法。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3-07 09: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部位因乙酰膽堿受體減少而出現傳遞障礙的自家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橫紋肌于活動時易于疲勞無力,經休息或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后可以緩解.也可累及心肌與平滑肌,表現出相應的內臟癥狀.重癥肌無力少數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遺傳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遷延性,緩解與惡化交替,大多數病人經過治療可以達到臨床痊愈(即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和正常人一樣能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并停止一切治療重癥肌無力的藥物).有的患者可有一個長時間的緩解期,但本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創傷,全身各種感染,過度勞累,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紊亂,婦女月經期等等多種因素而復發或加重病情,因此,重癥肌無力癥狀的反復性成為本病的特點.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了解引發癥狀反復的誘因,才能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積極治療,從而避免或減少重癥肌無力癥狀的反復.癥狀通常晨輕晚重,亦可多變.病程遷延,可自發減輕緩解.感冒,情緒激動,過勞,月經來潮,使用麻醉,鎮痛,鎮靜藥物,分娩,手術等常使病情復發或加重.過度悲傷,生氣,感冒,急性支氣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無力癥狀.某些抗生素,如粘菌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藥物均有加重肌無力之作用,應當注意.若因感染或用藥不當等引起全身肌無力,吞咽困難,喝水嗆咳或伴胸悶,氣短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和診治.1.藥物治療:(1)抗膽堿脂酶類藥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2)極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靜滴1次/日,10-12次為一療程.(3)免疫抑制劑:根據免疫功能情況分別應用:如①口服強的松.②靜滴環磷酰胺.③硫唑嘌呤.2.胸腺治療:可考慮胸腺切除術,或鈷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療.
2016-03-07 02: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全身無力只是一個癥狀。引起全身無力的原因有很多,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統炎癥等)、心理問題(如抑郁癥)等等。也有可能是肝腎陰虛,如果體型偏瘦,脾胃也有可能虛弱,脾主四肢,脾胃虛弱就會造成四肢無力,精力不足。另外自律神經失調,或者突眼性甲狀腺腫也可導致全身無力。建議你到醫院做一個檢查為好。以上是對“肌無力的治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06 19: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