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藍育青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眼科
-
淚囊炎由細菌感染引起,可致內眼角紅腫、流膿和流淚。治療方法有保持衛生、淚道沖洗、局部用藥、輸液抗炎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9-01-06 17:35
1.眼部衛生:常用干凈毛巾擦拭眼部,避免用手揉眼。
2.淚道沖洗:定期進行淚道沖洗,疏通淚道。
3.局部用藥:滴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
4.口服藥物: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炎。
5.輸液治療:病情較重時,可輸液用頭孢曲松鈉等。
淚囊炎治療需綜合多種方法,且要堅持。如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發病原理: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結膜急性炎癥.由于結膜或鼻腔內炎癥蔓延至鼻淚管內造成阻塞,致淚液不能流入鼻腔,隨淚液流出的細菌就滯留在淚囊內繁殖,使淚囊黏膜受到感染,產生化膿性炎癥.如患病不久,鼻淚管未完全堵塞,可用抗菌素液0.5%氯霉素液沖洗淚囊,部分患者可能治愈.如經上述治療無效,須手術治療.原則上作淚囊鼻腔吻合術以恢復淚道功能,但要檢查有無萎縮性鼻炎或強度鼻中隔彎曲,鼻息肉等.不能行此手術者應摘除淚囊.
2016-03-07 16: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由于鼻淚管的阻塞或狹窄而引起.常見于沙眼,淚道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淚道,淚液不能排出,長期滯留在淚囊內.淚液中的細菌,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在此滋生,刺激淚囊壁,引起淚囊粘膜慢性炎癥,產生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一)對患病不久鼻淚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點抗生素眼藥水,每日4~6次,點藥之前,擠凈分泌物,作淚道沖洗,沖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時應治療鼻腔疾病. (二)如鼻淚管僅部分狹窄,可試作淚道探通術或鼻淚管插管術. (三)淚點和淚小管正常者,可作淚囊鼻腔吻合術. (四)如淚囊過分狹小,或病人年老體弱,或傷后合并有嚴重瘢痕者,可行淚囊摘除術.
2016-03-07 12: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淚囊炎是淚囊病變中最常見者,多繼發于鼻淚管狹窄或阻塞后,淚液滯留于淚囊之內,伴發細菌感染引起,多為單側發病.慢性淚囊炎的發病與沙眼,淚道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關.1.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眼液點眼,每日4~6次.滴眼前要先擠出分泌物,也可在淚道沖洗后注入抗生素藥液.藥物治療僅能暫時減輕癥狀.2.手術治療開通阻塞的鼻淚管是治療慢性淚囊炎的關鍵.鼻內窺鏡下鼻腔淚囊造口術或鼻淚管支架植入術,也可達到消除淚溢,根治慢性淚囊炎的目的.
2016-03-07 12: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你已經是慢性淚囊炎了.(一)對患病不久鼻淚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點抗生素眼藥水,每日4~6次,點藥之前,擠凈分泌物,作淚道沖洗,沖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時應治療鼻腔疾病.(二)如鼻淚管僅部分狹窄,可試作淚道探通術或鼻淚管插管術.(三)淚點和淚小管正常者,可作淚囊鼻腔吻合術.(四)如淚囊過分狹小,可行淚囊摘除術.
2016-03-07 09: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病的治療方法一般有兩種:1.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眼液點眼,每日4~6次.滴眼前要先擠出分泌物,也可在淚道沖洗后注入抗生素藥液.藥物治療僅能暫時減輕癥狀.2.手術治療開通阻塞的鼻淚管是治療慢性淚囊炎的關鍵.鼻內窺鏡下鼻腔淚囊造口術或鼻淚管支架植入術,也可達到消除淚溢,根治慢性淚囊炎的目的.
2016-03-07 03: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