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鉀性麻痹
我的病已經1個多月了,剛開始兩腿在彎曲時稍有無力,同時伴有疼痛,持續幾天后晚上急聚加重,不能翻身,起床后行動不便,去醫院檢查,各項化驗結果沒有任何異常,但病情仍在持續,8天后病情嚴重到整個身體都不能動,四肢無力.去醫院再次檢查,化驗缺鉀,吃藥后,身體好多了,但是4-5天后停止吃藥,兩條腿好象又有剛開始時的癥狀,到現在還在斷斷續續喝醫生開的"鉀水".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周期性缺鉀麻痹病目前尚無根本解決方法。本病重在對病治療和預防!得了此病的人,身體缺鉀多是因為血液里的鉀向細胞里轉移了,所以血里的鉀減少了,這是體內鉀的分布出了問題!并不是說你身體里面總的鉀量一定減少了。當然了,血液里鉀離子少了,就得補充才行。人體本身是不能產生鉀離子的,而每天通過尿液又不斷的排出鉀,所以人體每天都要通過攝入(吃東西,許多食物富含鉀,如核桃等堅果及香蕉,魚,蝦等食物)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我給你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不喜啰嗦,下面的資料你可以不看。此病的病因與發病機理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迄今尚未闡明。除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機能失調可為本病的原因外,許多對糖代謝,水與電解質平衡有影響的情況也可引起類似周期性癱瘓的發作。鉀鹽不僅與電解質平衡及糖的中間代謝過程有關,而且對正常的神經傳導及神經肌肉接頭點的應激能有密切關系。肌肉癱瘓的發生似與患者血清鉀離子濃度的改變密切相關,但與其嚴重程度無明確關系。總之,鉀和糖代謝障礙是構成本病發病機理的主要方面;內分泌功能障礙與肌無力癥狀之間亦有存在著復雜的聯系。[臨床表現]低血鉀型周期性癱瘓起病于青年(15-25歲),男多于女。少數可有家族遺傳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長期休息后劇烈勞動、碳水化合物進食過多、寒冷或情緒緊張等均可誘發。多在夜間發病,醒來時發現軀干和肢體肌肉癱瘓。在嚴重病例,顱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膈肌、呼吸肌、膀胱括約肌、心肌等均可受累。心肌受累時其癥狀表現為暫時性心界擴大,心尖部可有二尖瓣機能不全的雜音;心律不齊或心率減慢及血壓降低。有時可因并發心肌病變而引起猝死。輕癥者僅累及兩下肢,近端嚴重,發作前及發作進可有煩渴及多汗。除肢體癱瘓外,腱反射減弱或喪失,但個別病例腱反射亢進,淺反射均存在。受腡肌肉的電興奮性減弱或消失,與損害程度平行。深淺感覺正常,但少數病例可有感覺異常。發作一般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即可逐漸恢復。但短者僅數分鐘即可恢復,發作頻度因人而異,多者一天數次,少者一生中僅1-2次。40歲以后發病者逐漸減少,直至停發。
2016-03-07 2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考慮還是低血鉀引起的,1.盡早治療造成低鉀的原發病,減少或中止鉀的繼續喪失。2.補鉀:能口服者盡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需靜脈補鉀。常用藥為10%氯化鉀,一般每日補充3~6g,嚴重病例可補充至8g以上。補鉀前要先改善腎功能,維持尿量在每小時40ml左右;補液鉀濃度不能過高,不能超過40mmol/L;滴速不能過快、不能超過20mmol/h,完全補足體內缺鉀需數天或更長時間。
2016-03-07 14: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患者描述臨床懷疑;長期大劑量激素導致低鉀.意見建議:若患者經常感冒后發熱長期大量用激素類藥物退熱臨床是可以導致低鉀.建議患者及時查找低鉀誘因后對癥治療.生活護理:建議患者日常都參加運動提高抵抗力.患者日常飲食都吃含鉀類食物如香蕉.
2016-03-07 0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