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方案
我現在感覺身體各個方面和原先都差不多。只是元氣我感覺還沒有原先好。我還要恢復多久呀?像我這種情況會不會自己又出血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多種病因所致腦底部或腦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血液直接這樣流入蛛網膜下腔,又稱為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您所說的情況建議無論是那種情況的腦出血都不是鬧著玩的,必須馬上去你們當地正規的三甲醫院的神經科或者腦病科住院治療,一刻也不能耽誤,否則就是那生命開玩笑。蛛網膜下腔出血(英文: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病名,是指蛛網膜下腔中出血的現象.常見的病因是腦動脈畸形,動脈瘤,血液疾病等.
2016-03-08 11: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治療1.內科治療(1)一般處理:SAH病人應住院監護治療,絕對臥床休息4~6周,床頭抬高15°~20°,病房保持安靜、舒適和暗光。避免引起血壓及顱壓增高的誘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噴嚏和情緒激動等,以免發生動脈瘤再破裂。由于高血壓患者死亡風險增加,需審慎降壓至160/100mmHg,通常臥床休息和輕度鎮靜即可。頭痛時可用止痛藥,保持便通可用緩瀉劑。適量給予生理鹽水保證正常血容量和足夠腦灌注,低鈉血癥常見,可口服NaCl或3%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不應限制液體。心電監護防止心律失常,注意營養支持,防止并發癥。避免使用損傷血小板功能藥物如阿司匹林。(2)SAH引起顱內壓升高,可用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等脫水降顱壓治療。顱內高壓征象明顯有腦疝形成趨勢者可行顳下減壓術和腦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3)預防再出血:抗纖溶藥可抑制纖溶酶形成,推遲血塊溶解和防止再出血。常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4~6g加于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15~30min內滴完,再以1g/h劑量靜滴12~24h;之后24g/d,持續3~7天,逐漸減量至8g/d,維持2~3周;腎功能障礙者慎用,副作用為深靜脈血栓形成。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g緩慢靜注,2次/d,或促凝血藥(立止血)、維生素K3等,但止血藥應用仍有爭論。高血壓伴癲癇發作可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常規推薦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如苯妥英(苯妥英鈉)300mg/d。(4)預防性應用鈣通道拮抗藥(calciumchannelantagonist):尼莫地平(nimodipine)40mg口服,4~6次/d,連用21天;尼莫地平(硝苯吡酯)10mg/d,6h內緩慢靜脈滴注,7~14天為一療程。可減少動脈瘤破裂后遲發性血管痙攣導致缺血合并癥。用去氧腎上腺素(苯腎上腺素)或多巴胺使血壓升高可治療血管痙攣,確定動脈瘤手術治療后用此方法較安全。(5)放腦脊液療法:腰穿緩慢放出血性腦脊液,每次10~20ml,每周2次,可減少遲發性血管痙攣、正常顱壓腦積水發生率,降低顱內壓,應注意誘發腦疝、顱內感染和再出血的風險,嚴格掌握適應證,并密切觀察。2.手術治療是根除病因、防止復發的有效方法。(1)動脈瘤:破裂動脈瘤最終手術治療常用動脈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切除術等。患者意識狀態與預后密切相關,臨床采用Hunt和Hess分級法(表2)對確定手術時機和判定預后有益。完全清醒(Hunt分數I、Ⅱ級)或輕度意識模糊(Ⅲ級)患者手術能改善臨床轉歸,昏睡(Ⅳ級)或昏迷(V級)患者似乎不能獲益。手術最適時機選擇仍有爭議,目前證據支持早期(出血后2天)手術,可縮短再出血風險期,并允許用擴容及升壓藥治療血管痙攣。未破裂動脈瘤治療應個體化,年輕的、有動脈瘤破裂家族史和低手術風險患者適宜手術,無癥狀性動脈瘤患者適合保守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采用超選擇導管技術、可脫性球囊或鉑金微彈簧圈栓塞術治療動脈瘤。(2)動靜脈畸形:力爭全切除是最合理的,也可采用供血動脈結扎術、血管內介入栓塞或γ刀治療等。由于動靜脈畸形早期再出血風險遠低于動脈瘤,手術可擇期進行。
2016-03-08 1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65歲,那么這種情況,你說的不知道是發病的初期,還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的,那么這樣的情況,一般提示有腦內壓升高,那么出現壓迫腦干或者是腦疝的形成,主要還是考慮腦細胞的功能異常,因此,最好能復查個頭顱的CT。
2016-03-08 0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住院綜合治療,注意休息,要遵守醫囑,必須配合醫師的治療,禁忌辛辣硬食物
2016-03-08 07: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常見的腦血管病之一,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應及時在當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治療或轉送醫院搶救治療,轉送病人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盡量讓病人保持頭高側側臥位,避免舌根后墜阻礙通氣;2.及時清理患者口中的嘔吐物,以免誤吸入氣道;3.盡量避免長途轉送,選就近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治療;4.轉運前應給予脫水、降壓等治療;5.運送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6.轉送病人時應有醫務人員護送并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2016-03-07 2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