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您好。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病又稱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僅見于胎兒和新生兒期,是新生兒期黃疸和貧血的重要原因。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血型抗原恰為母親所缺少時,胎兒紅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循環,可使母體產生對胎兒紅細胞抗原相應的抗體,此抗體(IgG)又經胎盤循環抵胎兒循環,作用于胎兒紅細胞使其致敏并導致溶血,這是新生兒溶血病發病的基本原理。在我國以ABO血型系統母嬰不合引起溶血者最為常見,其次為Rh血型不合,其他如Kell、Duffy、Kidd、MNSs等抗原性較弱的血型系統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極為少見。出生后監測黃疸值,及時治療,是可以痊愈的,希望解答有幫助,祝身體健康。
2018-11-21 22:2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溶血性黃疸是血細胞破壞造成的黃疸!應該是休內有大量出血的地方!是出血造成的上醫院查查!
2016-03-08 16: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2016-03-08 04: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
2016-03-08 00: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一般考慮母嬰血型不合有關系
2016-03-07 21: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則出現黃疸.另外,脾臟機能亢進時,使紅細胞破壞破壞,由于大量紅細胞的破壞,形成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超過肝細胞的攝取,結合與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貧血,缺氧和紅細胞破壞產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細胞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潴留,超過正常的水平而出現黃疸.
2016-03-07 20: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