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乳腺癌的癥狀嗎
患者年齡:女,今年24歲。今年體檢做了乳腺彩超,發現左右乳房都有多個結節,最大的11*8MM腋下淋巴也有腫大,最大的26*3MM,很害怕這個淋巴這么大。月經都過了十多天了,可是乳房側邊接近腋下還在疼,乳頭也無溢液。皮膚有點毛孔粗大,但是我本身皮膚就不好,就是雞皮疙瘩的皮膚。受冷乳房就會疼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你的情況我建議服用以紅豆杉為主要成分的中草藥“真情散”進行治療,“真情散”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既能鞏固放療,化療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斷癌細胞的復制功能,也就是切斷癌細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細胞體積逐漸縮小,在血管內形成穩定的抗癌細胞,從而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即: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呼吸,使癌細胞缺血,缺氧,不再裂變,從而達到治愈癌癥的目的.
2016-03-08 16: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主要癥狀表現為: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頭改變,皮膚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只要廣大女性能有較強的防癌意識,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認真地做好自我檢查,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癥絕不是不治之癥. A,乳腺腫塊: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癥狀,約90%的患者是以該癥狀前來就診的.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防癌普查的開展,這一比例或許還會增加.若乳腺出現腫塊,應對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頭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將乳腺分為內上,外上,內下,外下及中央(乳暈部)5個區.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見,其次是內上.內下,外下較少見. (2)數目:乳腺癌以單側乳腺的單發腫塊為多見,單側多發腫塊及原發雙側乳腺癌臨床上并不多見.但隨著腫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一側乳腺癌術后,對側乳腺發生第二個原發癌腫的機會將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腫塊一般較小,有時與小葉增生或一些良性病變不易區分.但即使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腺懸韌帶,而引起局部皮膚的凹陷或乳頭回縮等癥狀,較易早期發現.以往因醫療保健水平較差,來就診時,腫塊往往較大.現今,隨著乳腺自我檢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開展,臨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態和邊界:乳腺癌絕大多數呈浸潤性生長,邊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狀,表面不光滑,有結節感.但需注意的是,腫塊越小,上述癥狀越不明顯,而且少數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潤較輕,呈膨脹性生長,表現為光滑,活動,邊界清楚,與良性腫瘤不易區別. (5)硬度:乳腺癌腫塊質地較硬,但富于細胞的髓樣癌可稍軟,個別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頭狀癌.少數腫塊周圍,有較多脂肪組織包裹觸診時有柔韌感. (6)活動度:腫塊較小時,活動度較大,但這種活動是腫塊與其周圍組織一起活動,纖維腺瘤活動度不同.若腫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則活動度減弱;腫瘤進一部累及胸大肌,則活動消失.讓患者雙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縮,可見兩側乳腺明顯不對稱.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則完全固定,腫瘤周圍淋巴結受侵,皮膚水腫可以呈橘皮狀,稱“橘皮癥”,腫瘤周圍皮下出現結節稱“衛星結節”. 在乳腺良性腫瘤中,表現為乳腺腫塊的也不少見,其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纖維腺瘤.該病以年輕女性多見,40歲以上發病率低.腫瘤常為實性,質韌,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觸摸有滑動感,一般無皮膚粘連,亦不引起乳頭回縮.導管內乳頭狀瘤,腫塊常很小,不易捫及.稍大者可在乳暈周圍捫及小結節,臨床以乳頭溢液為主要癥狀.乳腺小葉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腫塊,而以局部乳腺組織增厚為主,質地較韌,無包膜感,在月經來潮前常有脹痛. 有些僅表現為乳腺局部腺體增厚并無明顯腫塊,無清楚邊界,大多數被診斷為“乳腺增生”.但仔細檢查增厚區較局限,同時伴有少許皮膚粘連時應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攝片. B,乳腺疼痛:乳腺疼痛雖可見于多種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癥狀,不論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有研究顯示,絕經后女性出現乳腺疼痛并伴有腺體增厚者,乳腺癌檢出率將增高.當然,腫瘤伴有炎癥時可以有脹痛或壓痛.晚期腫瘤若侵及神經或腋淋巴結腫大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可有肩部脹痛. C,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頭溢液主要見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頭溢液是指非生理狀態下的乳腺導管泌液.通常所說的即指后者.乳頭溢液可因多種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較易為患者注意,是臨床上約10%的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乳腺疾病的癥狀中,其發生率僅次于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 (1)乳頭溢液按其物理性狀可分為:血性,血清樣,漿液性,水樣,膿性,乳汁樣等.其中漿液性,水樣和乳汁樣溢液較為常見,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變位于大導管時,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較小導管時,可為淡血性或漿液性;如血液在導管內停留過久,可呈暗褐色;導管內有炎癥合并感染時,可混有膿汁,液化壞死組織可呈水樣,乳汁樣或棕色液;乳腺導管擴張癥液體常為漿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變引起,有少數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頭溢液多為雙側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樣或水樣. (2)乳頭溢液的病因主要分為:乳外因素和乳內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頭溢液,但以乳頭溢液為唯一癥狀僅1%.溢液常為單管性,性狀可以多種多樣,如血性,漿液性,水樣或無色.乳腺癌原發于大導管者或形態屬導管內癌者合并乳頭溢液較多見,如導管內乳頭狀瘤惡變,乳頭濕疹樣癌等均可以有乳頭溢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數人認為乳腺癌甚少伴發乳頭溢液,而且即使出現溢液都幾乎在出現腫塊之后或同時出現,不伴腫塊者甚少考慮為癌.但近來研究表明,乳頭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別是導管內癌較早期的臨床表現,而且在未形成明顯腫塊之前即可單獨存在. 導管內乳頭狀瘤是較多發生乳頭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頭溢液病變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暈區導管內乳頭狀瘤多見,可單發或多發,年齡分布在18~80歲不等,主要30~50歲多見.腫瘤直徑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為惡性可能.溢液性質多為血性或漿液性,其他少見.一般認為發生于大導管的乳頭狀瘤多為單發,甚少癌變,而中小導管者則常為多發,可見癌變.兩者為同類病變,只是發生部位,生長過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雖非腫瘤,但是乳腺組織最常見的良性病變,多見于40歲左右,絕經后少見.其中,囊腫,乳管上皮增生,乳頭狀瘤病三種病理改變是其溢液的基礎.性質多為漿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D,乳頭改變:乳頭扁平,回縮,凹陷,直至完全縮入乳暈下,看不見乳頭.有時整個乳房抬高,兩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 (1)乳頭糜爛:有一種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現,常伴瘙癢,約2/3患者可伴有乳暈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腫塊.起始,只有乳頭脫屑或乳頭小裂隙.乳頭脫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結痂,揭去痂皮可見鮮紅糜爛面,經久不愈.當整個乳頭受累后,可進一部侵及周圍組織,隨著病變的進展,乳頭可因之而整個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現乳腺腫塊,爾后出現乳頭病變. (2)乳頭回縮:當腫瘤侵及乳頭或乳暈下區時,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可因此而縮短,牽拉乳頭,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縮入乳暈后方.此時,患側乳頭常較健側高.可能出現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時也是晚期體征,主要取決于腫瘤的生長部位.當腫瘤在乳頭下或附近時,早期即可出現;若腫瘤位于乳腺深部組織中,距乳頭較遠時,出現這一體征通常已是晚期.當然,乳頭回縮,凹陷并非均是惡性病變,部分可因先天發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癥引起,此時,乳頭可用手指牽出,非固定. E,皮膚改變: 乳腺腫瘤引起皮膚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皮膚粘連:乳腺位于深淺兩筋膜之間,淺筋膜的淺層與皮膚相連,深層附于胸大肌淺面.淺筋膜在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即乳房懸韌帶.當腫瘤侵及這些韌帶時,可使之收縮,變短,牽拉皮膚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癥”.當腫瘤較小時,可引起極輕微的皮膚粘連,不易察覺.此時,需在較好的采光條件下,輕托患乳,使其表面張力增大,在移動乳房時多可見腫瘤表面皮膚有輕微牽拉,凹陷等現象.如有此癥狀者應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腫瘤很少有此癥狀. (2)皮膚淺表靜脈曲張:腫瘤體積較大或生長較快時,可使其表面皮膚變得菲薄,其下淺表血管,靜脈常可曲張.在液晶熱圖和紅外線掃描時更為清晰,常見于乳腺巨纖維腺瘤和分葉狀囊肉瘤.在急性炎癥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腫瘤也常有淺表靜脈曲張. (3)皮膚發紅:急,慢性乳腺炎時,乳腺皮膚可有紅腫.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見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時皮膚顏色淡紅到深紅,開始比較局限,不久擴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膚,同時伴皮膚水腫,增厚,皮膚溫度升高等. (4)皮膚水腫: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腫瘤細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區被腫瘤細胞浸潤,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內淋巴液積聚,皮膚變厚,毛囊口擴大,深陷而顯示“橘皮樣改變”(醫學上叫做“橘皮癥”).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見其外下方有輕度皮膚水腫,如雙側對稱,乃因局部循環障礙所致;如為單側,則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膚引起潰瘍,若合并細菌感染,氣味難聞.癌細胞若浸潤到皮內并生長,可在主病灶的周圍皮膚形成散在的硬質結節,即“皮膚衛星結節”.
2016-03-08 08: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彬 主治醫師
南陽兒童醫院
其他
整形美容科
-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雖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夠觸摸到明確的腫塊,但常有局部不適感,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有時會感到一側乳房輕度疼痛不適,或一側肩背部發沉、酸脹不適,甚至牽及該側的上臂。2、早期乳房內可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一般無明顯疼痛,少數有陣發性隱痛、鈍痛或刺痛。3、乳腺外形改變:可見腫塊處皮膚隆起,有的局部皮膚呈橘皮狀,甚至水腫、變色、濕疹樣改變等。4、乳頭近中央伴有乳頭回縮。乳房皮膚有輕度的凹陷(醫學上叫做"酒窩癥"),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現象(醫學上叫做"橘皮癥")5、乳頭溢液:對溢液呈血性、漿液血性時應特別注意作進一步檢查。6、區域淋巴結腫大,以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最多見。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者已屬晚期。其實,得了乳腺癌的人也有很多人能夠重新過上健康生活。這是因為他們在輔助治療中用了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人參皂苷Rh2能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對乳腺癌癌、胰腺癌、腦膠質瘤等惡性腫瘤都有一定的預防及治療效果,適合腫瘤患者等重癥病人及年老體弱人群服用。
2016-03-07 2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是乳腺癌的癥狀,可能是皮膚病,可以用皮炎平軟膏和阿昔洛韋軟膏交替使用
2016-03-07 19: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常見的乳腺癌的癥狀主要有腫塊,皮膚改變,乳頭乳暈改變,乳頭溢液,疼痛以及腋淋巴結腫大.早期乳腺癌的疼痛為無痛性腫塊,皮膚可呈橘皮樣改變,乳頭內陷.你不妨自查一下,看是否符合以上一些癥狀,為了明確病情,請到醫院行X線鉬靶照相檢查.
2016-03-07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