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
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是什么,有沒有對這方面了解的朋友,在你百忙中抽出點寶貴的時間,幫忙詳細專業的給解答一下在這里對你表示萬分的感謝,謝謝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關于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這個問題要多做了解,對于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這個問題為你解答如下:這種情況建議盡量加強營養吃一下高蛋白食品。可以服用一下阿膠治療。
2016-03-09 08: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關于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這個問題要多做了解,對于失血性休克治療原則這個問題為你解答如下:對于失血性休克病人,除了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還應該輸血、靜脈補充液體及給予血管活性藥物等系列治療才可以糾正休克的。
2016-03-09 03: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休克是臨床上常見的緊急情況,應該抓緊時間進行救治,在休克早期進行有效的干預,控制引起休克的原發病因,遏止病情發展,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預后。1.一般緊急治療通常取平臥位,必要時采取頭和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靜脈回流同時保證腦灌注壓力;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可用鼻導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呼吸機輔助通氣;維持比較正常的體溫,低體溫時注意保溫,高溫時盡量降溫;及早建立靜脈通路,并用藥(見后)維持血壓。盡量保持病人安靜,避免人為的搬動,可用小劑量鎮痛、鎮靜藥,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環抑制。2.病因治療休克幾乎與所有臨床科室都有關聯,各型休克的臨床表現及中后期的病理過程也基本相似,但引起休克的原因各異,根除或控制導致休克的原因對阻止休克的進一步發展十分重要,尤其某些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原發病灶大多需手術處理。治療原則應該是:盡快恢復有效循環血量,對原發病灶作手術處理。即使有時病情尚未穩定,為避免延誤搶救的時機,仍應在積極抗休克的同時進行針對病因的手術。3.擴充血容量大部分休克治療的共同目標是恢復組織灌注,其中早期最有效的辦法是補充足夠的血容量,不僅要補充已失去的血容量,還要補充因毛細血管床擴大引起的血容量相對不足,因此往往需要過量的補充,以確保心輸出量。即使是心源性休克有時也不能過于嚴格地控制入量,可在連續監測動脈血壓、尿量和CVP的基礎上,結合病人皮膚溫度、末梢循環、脈率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情況,判斷所需補充的液體量,動態觀察十分重要。當然最好在漂浮導管監測肺動脈楔壓的指導下輸液。目前補充血容量的液體種類很多,休克治療的早期,輸入何種液體當屬次要,即使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也不一定需要全血補充,只要能維持紅細胞壓積大于30%,大量輸入晶體液、血漿代用品以維持適當的血液稀釋,對改善組織灌注更有利。隨著休克的逐漸控制,輸入液體的種類即顯得有所講究,主要目的是防止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防止系統和臟器并發癥,維持能量代謝、組織氧合和膠體滲透壓。如何正確選擇擴容劑,應遵循的原則是:時刻考慮使用液體的目的,“缺什么補什么”,按需補充。其次,還要同時兼顧晶體及膠體的需求及比例。羥乙基淀粉作為臨床常用的膠體之一,雖早期劑型存在對凝血及腎功能的影響,但隨著新產品如HES130/0.4等出現,提高其在容量復蘇中的使用價值。白蛋白在復蘇中的作用,并沒有隨著研究的深入而發生根本的改變。血漿絕不能作為容量復蘇的膠體選擇,其適應證應為補充凝血因子。糾正酸中毒病人在休克狀態下,由于組織灌注不足和細胞缺氧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這種酸性環境對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腎功能都有抑制作用,應予糾正。但在機體代償機制的作用下,病人產生過度換氣,呼出大量CO2。可使病人的動脈血pH仍然在正常范圍內。由此可見,對于休克病人盲目地輸注堿性藥物不妥。因為按照血紅蛋白氧離曲線的規律,堿中毒環境不利于氧從血紅蛋白釋出,會使組織缺氧加重。另外,不很嚴重的酸性環境對氧從血紅蛋白解離是有利的,并不需要去積極糾正。而且機體在獲得充足血容量和微循環得到改善之后,輕度酸中毒常可緩解而不需再用堿性藥物。但重度休克經擴容治療后仍有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時,仍需使用堿性藥物,用藥后30~60分鐘應復查動脈血氣,了解治療效果并據此決定下一步治療措施。乳酸鈉因需要在肝臟代謝才能發揮作用,休克時不應首選,因為休克可導致肝臟功能下降;5%碳酸氫鈉可以直接中和血液中的氫離子,但要依靠肺腎的功能最終糾正酸中毒,可以靜點200ml左右;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HAM)不僅直接中和血液中的氫離子,而且不增加血鈉,一次可以靜滴7.28%THAM40~80ml(加5%葡萄糖液稀釋),但要注意呼吸抑制、低血糖、惡心、嘔吐等副作用,還要防止外漏出血管,導致組織壞死。4.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血管活性藥物主要包括兩大類,即縮血管藥和擴血管藥。(1)縮血管藥物目前主要用于部分早期休克病人,以短期維持重要臟器灌注為目的,也可作為休克治療的早期應急措施,不宜長久使用,用量也應盡量減小。常用的藥物有間羥胺(阿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去甲腎上腺素、等,使用時應從最小劑量和最低濃度開始。(2)擴血管藥物主要擴張毛細血管前括約肌,以利于組織灌流,適用于擴容后CVP明顯升高而臨床征象無好轉,臨床上有交感神經活動亢進征象,心輸出量明顯下降,有心衰表現及有肺動脈高壓者。常用的藥物有異丙基腎上腺素、酚妥拉明(芐胺唑啉)、苯芐胺、妥拉蘇林、阿托品、山莨菪堿、東莨菪堿、硝普鈉、硝酸甘油、消心痛、氯丙嗪等。在使用擴血管藥時,前提是必須充分擴容,否則將導致明顯血壓下降,用量和使用濃度也應從最小開始。
2016-03-09 01: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1、快速補液,先晶后膠,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2、輸血。3、根據出血原因、部位止血。4、必要時應用升壓藥,維持重要臟器的灌注。治療休克的原則是改善微循環,防止器官血灌注不足。1,積極尋找,并消除病因;2,積極盡快補液,補充血容量;3,糾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5,糖皮質激素和其他藥物的合理應用;6,積極治療DIC,改善微循環;7,保護肝臟功能;8,根據不同休克類型的特點再具體選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比如失血性休克,盡快止血;感染性休克,盡快消炎抗生素的使用。
2016-03-08 14: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