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沈東英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2008年5月打籃球不小心脫位療情況:照個片子,沒有吃藥,脫位有5次了習慣性脫位一般都可以采取手法復位+三角巾固定的方式,但是脫位次數過多后就應該考慮手術內固定的方法以徹底解決.如果肩關節曾經出現1次以上的脫位,即復發脫位,那么根據目前國內外比較公認的研究結果來看,恐怕只有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杜絕今后復發的風險.有些病人可以通過限制自己的肩關節活動度來達到減少復發的目的.因為一般情況下只有肩關節活動至一定的位置,才會出現脫位.但是,正如前面說的出現復發脫位的往往是年輕病人,在這些人中日常的上肢活動很多,往往很難完全不去作那些可能會出現脫位的動作.手術種類很多,可大致分為切開手術和關節鏡下手術兩種.切開手術就是傳統的較大切口的肉眼直視下的手術,一般來說創傷較大,恢復較關節鏡手術稍慢一些.關節鏡手術是近10幾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手術方法.一般來說手術僅需要幾個很小的的切口,借助關節鏡器械完成,術后病人創傷較小,恢復好.已經是復發脫位了,那么越早手術效果越好.因為每一次的脫位都會加重肩關節周圍的韌帶,關節囊以及骨骼的損傷,因而增加手術的難度.手術后,患肢需要用三角巾或吊帶掛在胸前保護6周時間,以使修復的韌帶愈合.6周以后,開始做患肢的功能康復.這時可以用患肢做日常生活,但不能從事運動.到術后半年時,可以開始一些不太劇烈的體育活動,如跑步,仰臥起坐,游游蛙泳等,但不能游自由泳,仰泳,蝶泳,不能打網球或羽毛球.到術后1年時,可以做任何體育運動.
2016-03-09 18: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松弛的現象.譬如說,大拇指可以輕易后折并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松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於第二類,其因受傷后造成的習慣性脫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體接觸的技擊運動;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或是肩膀著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脫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脫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后,又再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的情形.不要輕忽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重要性,診斷要先確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磁振造影),才決定治療方向.非因受傷引起的習慣性脫臼最好以復健的方式治療.由受傷造成的脫臼則最好已手術的方式治療.唯有將不穩定的關節轉為穩定的關節,才有機會享受無拘無束的活動,并減少關節炎發生的機會...關節囊韌帶太薄弱了,這主要靠自身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必要時采用中醫正骨純中草藥輔助治療,效果會很好!
2016-03-09 17: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肩關節脫位,經回納后,因為上肢下垂的重量,會令關節向下離位,韌帶及肌筋會被拉長。出現松弛,不利復完。2.因為穩固度不足,稍大動作,又再脫出,成為慣性。反復的損傷,會令關節更松及更難穩固復完。而患者變成上臼專家。3.較合理處理方法是於回納后,縛一薄墊於腋下。此措施可起「支點」作用,令上肢變成「扛桿」。手(力點)下墜時,薄墊反會抬起肩骨(重點)入盂,形成良好接觸,方便復修。4.要注意的是:墊不可太厚,厚了會壓住神經,令手覺麻。但又不能太薄,薄了起不到升骨入盂的效果。總之,經數次調整,便能得到最合適,最舒服,最有用的矯正墊。5.如果是青年人,一般用墊十五天便足夠。6.有些場合,不方便縛墊,可曲左肘以指觸左肩,再以右掌置左肘下,與肩對抗用力三數分鐘,加強回納。
2016-03-09 16: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習慣性髕骨脫位的治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你的年齡一定要治療。到醫院骨科實施手術治療,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2016-03-09 10: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