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后遺癥
我兒子出生一個月后,出現癥狀不吃奶,昏睡,去醫院檢查說顱內出血,于是.馬上去省城治療,做CT后說是缺乏維生素K導致中度顱內出血,重癥監護室放兩天后.病情得到控制.一個月后出院.孩子的左邊肢體不動,左眼也半睜,前額凹進.現在15個月了.不會爬,左肢體不靈變,相對右邊力量要小的多,,不會走,只能靠墻站立,有時還能彎腰撿起地上的東西.前額六個月時因為補鈣現在也好了,身高體重也正常,我很但心有后遺癥.請問會有那些后遺癥?嚴重嗎?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新生兒顱內出血需要治療多久和有無后遺癥,“看出血量多少?出血部位在哪?吸收快不快?吸收是否完全?”等因素有關。建議:1、不要想得太多,好好配合治療。2、出院后也應定期復查。
2016-03-10 00: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在有新生兒顱內的少量出血時候,考慮一般是可以逐漸吸收和康復的。因為新生兒的新陳代謝旺盛的。極少數孩子會有后遺癥的,例如癲癇疾病等。建議積極治療,考慮愈合出現后遺癥是很少的,所以不要擔心,多給與輸液促進大腦代謝為宜。
2016-03-09 22: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錦春 住院醫師
武穴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原因可分兩型:缺氧型是毛細血管因缺氧后滲透性增加而血液滲出,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損傷型則都發生在出生時。實際上有相當多的顱內出血是在缺氧基礎上,在組織失常的情況下才發生損傷。 抽傷性顱內出血都隨出生體重增大而增加,在極低體重兒的難產中顱內出血仍是以損傷性為主,而自然分娩中則缺氧性為主,難產中損傷比例明顯高于自然分娩。從出生體重分析,發生顱內出血的基本規律是體重越小,缺氧性的越多,越大則損傷性的越多,缺氧越重越易損傷。由于新生兒出生第1周內凝血因子減少,有出血趨向,可加重顱內出血的程度和后果。少數病例是因維生素K缺乏、顱內血管瘤破裂和快速靜注碳酸氫鈉或擴溶劑等的醫源性出血所引起。
2016-03-09 2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顱內出血如果少可以完全吸收,少有后遺癥,如果出血多,完全吸收比較困難,多有后遺癥,現在需要在醫院治療觀察
2016-03-09 1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卡馬西平片能通過胎盤,是否致畸尚不清楚,妊娠早期需慎用;本品能分泌入乳汁,約為血藥濃度60%,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因為約相當于血漿濃度25-60%的卡馬西平可進入乳汁,所以應仔細權衡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可能對嬰兒產生的遠期不良反應。監測嬰兒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如過度嗜睡)的條件下,服用卡馬西平的母親才可用母乳哺育嬰兒。
2016-03-09 15: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是常見的一種腦損傷,系由于早產或新生兒缺氧、缺血的因素導致;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損害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功能;如胎位小正等外傷引起;孕期服用苯妥英鈉等藥物其他原因導致的,預后較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