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腸痙攣是由于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腹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在小嬰兒,可從哭吵的程度和強度來了解是否存在腸痙攣. 可根據腸痙攣的評分結果決定治療.評分參照哭吵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哭吵的伴隨癥狀,父母對孩子哭吵的看法.如果哭吵與腸痙攣有關,但哭吵不劇用第一,第二級治療方案;如果是嚴重腸痙攣者,采用第三級治療. 一,第一級治療給孩子以撫慰,搖動孩子,減低環境噪音,用熱水袋捂嬰兒腹部;對家長給予支持和關心;可服用中藥或二甲基硅油.一些中藥具有解痙作用,服用中藥(洋甘菊,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組成的粉末)7天后,腸痙攣改善,但夜醒次數未見減少.二甲基硅油是一種非吸收性藥物,通過改變氣泡表面張力,使氣泡融合或彌散,促進氣體排出,對人體無副作用.試圖用它來減少腸道氣體.但有關它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用二甲基硅油與安慰劑做自身交叉對照研究,1/4-2/3患兒癥狀有改善,但與安慰劑相比,無明顯差異.其他減少腸道氣體的藥物如活性碳,α-半乳糖苷酶能吸附氣體或幫助消化高纖維素食物,減少發酵產氣,但目前對腸痙攣的療效尚不肯定. 二,第二級治療即藥物治療.可用解痙藥(如西托溴銨)能阻斷平滑肌的毒蕈堿型受體,還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痙攣.無效者可用鹽酸雙環胺,它作為一種抗膽堿能藥物,具有阿托品樣的解痙作用,并有一定的中樞安定作用,在治療嬰兒腸痙攣方面有一定的療效.但近來有研究發現,6個月以下的嬰兒用此藥可發生呼吸暫停,使此藥的應用受到限制.至今尚無一種完全有效的藥物來治療腸痙攣. 三,第三級治療改變飲食和/或藥物治療.母乳喂養的母親不食用牛奶,奶制品,魚和蛋;人工喂養兒給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顯改善嬰兒腸痙攣.對于CMPI引起的腸痙攣者,去除牛奶蛋白,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后,71%-88%的患兒癥狀有改善.由于藥物治療(如鹽酸雙環胺)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時療效不理想,飲食改變可能比用藥更適宜.
2016-03-09 20: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腸痙攣是由于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腹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在小嬰兒,可從哭吵的程度和強度來了解是否存在腸痙攣.[編輯本段]腸痙攣病因 一,胃腸道因素. (一)腸道氣體產生過多. 腸道氣體有四大來源:吞下的氣體;中和胃酸產生;從血中彌散而來以及細菌發酵產生. (二)腸道動力增高. (三)胃腸道激素. (四)飲食因素.一些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兒發生腸痙攣與母親飲用奶有關,食物過敏可能是腸痙攣發生的一個原因. (五)其他因素.一,第一級治療給孩子以撫慰,搖動孩子,減低環境噪音,用熱水袋捂嬰兒腹部;對家長給予支持和關心;可服用中藥或二甲基硅油.一些中藥具有解痙作用,服用中藥(洋甘菊,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組成的粉末)7天后,腸痙攣改善,但夜醒次數未見減少.二甲基硅油是一種非吸收性藥物,通過改變氣泡表面張力,使氣泡融合或彌散,促進氣體排出,對人體無副作用.試圖用它來減少腸道氣體.但有關它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用二甲基硅油與安慰劑做自身交叉對照研究,1/4-2/3患兒癥狀有改善,但與安慰劑相比,無明顯差異.其他減少腸道氣體的藥物如活性碳,α-半乳糖苷酶能吸附氣體或幫助消化高纖維素食物,減少發酵產氣,但目前對腸痙攣的療效尚不肯定. 二,第二級治療即藥物治療.可用解痙藥(如西托溴銨)能阻斷平滑肌的毒蕈堿型受體,還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痙攣.無效者可用鹽酸雙環胺,它作為一種抗膽堿能藥物,具有阿托品樣的解痙作用,并有一定的中樞安定作用,在治療嬰兒腸痙攣方面有一定的療效.但近來有研究發現,6個月以下的嬰兒用此藥可發生呼吸暫停,使此藥的應用受到限制.至今尚無一種完全有效的藥物來治療腸痙攣. 三,第三級治療改變飲食和/或藥物治療.母乳喂養的母親不食用牛奶,奶制品,魚和蛋;人工喂養兒給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顯改善嬰兒腸痙攣.對于CMPI引起的腸痙攣者,去除牛奶蛋白,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后,71%-88%的患兒癥狀有改善.由于藥物治療(如鹽酸雙環胺)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時療效不理想,飲食改變可能比用藥更適宜.
2016-03-09 13: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彩虹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腸痙攣就是腸子不能正常蠕動,有一種擰著痛的感覺,,可以把雙手搓熱,在孩子的肚皮上順時針揉100次,還有就是做B超,檢查是不是腸系膜淋巴結炎引起的疼痛祝您小孩健康
2016-03-09 12: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腸痙攣(inhntenterospasm)又俗稱腸絞痛.是由于腸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或間隙性腹痛.引起腸痙攣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受寒,饑餓,大便干燥,某些藥物的副反應等.若這些因素有兩種以上遇到一起,那就極易發生了.最簡單的處理辦法是放松請平躺下來,全身放松,約5-10分,痙攣會自解.這時,在胃腸部蓋點衣被保溫.若天不熱,可用50-60℃的溫水袋悟一下更好.一般,可不用藥物或其它方式來干預.這我們有經驗.你看到此貼,就立刻平躺下來.注意,越活動越痛,這就是痙攣特點.但是還有一類像腸痙攣的,你不要誤解了.那就是腸蠕動太強(主要原因是吃了不潔食物或胃部著涼,有腹瀉傾向),腸道“逼”著沒有被正常吸收水份的食物殘渣(糞便)向肛門口去,但大腸末端卻有此前的大便塊,它移動很慢.就形成了障礙.這一矛盾的過程就產生一陣陣的劇痛,有點像腸痙攣.不過,你自己會感覺到它們的差異-----有大便意圖這是最重要的區別.那就坐到馬桶上,呵呵.若疼痛過劇,過長,也可考慮用一點解痙藥,也就是止痛藥.主要是一些抗膽堿類藥物,如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等.這些藥物,除能解除胃腸道平滑肌痙攣,緩解痙攣性疼痛外,還能抑制胃液分泌.但此類藥物副作用較多,如抑制腺體分泌,導致口干,散大瞳孔致視力模糊等.因此請按醫囑用藥,疼痛有所緩解即停藥.
2016-03-09 08: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腸痙攣是由于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腹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在小嬰兒,可從哭吵的程度和強度來了解是否存在腸痙攣.腸痙攣在小嬰兒,腸痙攣發作時主要表現為持續,難以安撫的哭吵.主要表現為哭鬧不安,可伴有嘔吐,面頰潮紅,翻滾,雙下肢蜷曲等癥狀.哭時面部潮紅,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發作可因患兒排氣或排便而終止.在小嬰兒則可反復發作并呈自限過程.一,胃腸道因素.(一)腸道氣體產生過多.腸道氣體有四大來源:吞下的氣體;中和胃酸產生;從血中彌散而來以及細菌發酵產生.(二)腸道動力增高.(三)胃腸道激素.(四)飲食因素.一些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兒發生腸痙攣與母親飲用奶有關,食物過敏可能是腸痙攣發生的一個原因.(五)其他因素.二,非胃腸道因素.用熱水袋捂嬰兒腹部;用解痙藥如654-2,改變飲食習慣.
2016-03-09 0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