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宇輝 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三級甲等
心力衰竭中心
-
常年疲勞乏力可能由心臟疾病、營養不良、睡眠障礙、心理因素、缺乏運動等引起。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7-24 18:47
1.心臟疾病:心臟病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疲勞。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等。
2.營養不良:缺乏某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等。可補充復合維生素片、蛋白質粉等。
3.睡眠障礙:睡眠不好會導致疲勞。可考慮使用棗仁安神膠囊、谷維素片等。
4.心理因素: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也可能引發。必要時使用鹽酸舍曲林片等。
5.缺乏運動:適當增加運動量能改善疲勞,但要循序漸進。
導致疲勞乏力的原因多樣,用藥需謹慎,務必遵醫囑。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從他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患有精神分裂癥,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好發于青壯年,多發于16歲~40歲,精神分裂癥的特征:幻覺、妄想。病程多遷延并呈進行性發展,如早期發現應盡早給予合理治療,多數患者預后較為樂觀,少數患者由于治療不及時,不合理,拖延了時間,使病情緩慢進展,甚至失去了治療良機,出現精神衰退,成為精神上的殘疾。精神分裂疾病的危害相當的大,一定要引起患者朋友們的高度重視,及早預防是關鍵。預防精神分裂癥復發的根本措施是堅持藥物治療。首先,無論病人自我感覺多么良好,都不要擅自停藥或減藥,必要時還可在醫生指導下將藥物適當加量。其次,給病人創造寬松、愉快的生活環境,消除復發的心理誘因,家屬最好也了解精神病相關知識,督促病人按時、按量服藥。
2016-03-09 20:2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精神分裂會改變人的性格,讓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變得沉默寡言、不與人交往。甚至是對任何東西都變得提不起興趣,整天渾渾噩噩的,嚴重的患者會在病態的支配下做出攻擊他人的事情,給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脅,所以說,精神分裂的治療很重要。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后,性格也跟著發生很大的改變。有的時候會表現出諸多異常,語言和行為讓人不理解。塬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并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塬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這些癥狀患者自己無法控制。所以得了精神病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愿您早日脫離病魔的纏繞。
2016-03-09 17: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率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檢查是必要的。但需較長時間的維持治療,以鞏固療效,過早停藥可能導致復發。家屬和周圍人要關心病人,切不可粗暴、冷淡,要耐心傾聽其申訴,了解其內心活動。居住地方設置要簡單,把繩索、刀剪等物收藏好,并妥善保管藥物,以防病人發生自殺或傷人等意外。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
2016-03-09 14: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得了精神病,不僅會危害社會,危害他人,更重要的還是會危害患者自身,導致患者幻聽幻覺,精神錯亂,焦慮不安,有的患者自殺了,有的患者淪落得無人理會,到處亂跑,最后死在了荒山野外,實在不幸。精神病如此摧殘廣大朋友,這不得不引起社會大眾對其的關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況會出現一些異常,主要表現在思維等方面:病人的言語雜亂無章、行為缺乏目的性,這類病人也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毀物。由于病人的興奮躁動是持續性的,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一般比較容易防范。家屬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氣等危險物品。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治療。
2016-03-09 10: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精神病是由于人體內外各種有害因素引起的大腦功能紊亂,導致知覺、意識、情感、思維、行為和智能等障礙的一類疾病,特點是心理狀態的異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精神癥狀。如錯誤的判斷時間、地點、人物;覺察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動或軀體的存在;感到自己的言語思維、行為不由自己支配而由外力支配.你姑姑患有輕度精神疾病已經多年,建議到精神病醫院治療一下,在精神病病人經住院治療大部分精神癥狀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復,通過心理治療幫助病人認識自己的精神癥狀變化的情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復發的方法。
2016-03-09 09: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