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診斷要點
帕金森病的診斷要點?右手顫抖,全身無力,行走緩慢.坐立困難.有三年時間服用過美多芭,但胃腸道反應大,沒有治療作用.如何治療,才能緩解癥狀.咨詢一下帕金森病的診斷要點要注意什么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在帕金森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是一種新興的、具有顯著療效的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模式,是一種自身免疫的新型治療方法,通過神經因子通過頸動脈介入、鞘內介入或靜脈回輸,靶向定位輸送到患者體內,講究針對患處激活自身神經因子實現自身因子分化,實現自我更新,修復并代替大量損傷的神經因子,起到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從而達到治療帕金森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目的。
2016-03-10 02: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帕金森病的診斷要點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指導意見:(1)藥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藥物.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藥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后,病人會感到藥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后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藥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制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后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后進行刺激或毀損.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最大的缺點是易復發,是不可逆治療,而電刺激手術為可逆的,可調式治療方式.3),針灸治療 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鐘,療程以10~15天為佳.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根據癥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
2016-03-10 01: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帕金森病的診斷要點帕金森病患者應該多食軟食,蔬菜和水果,每天攝入足夠的纖維素和水很重要,有利于防止便秘.少食多餐,忌過熱和過冷食物,不吃有刺激性的調味品,避免消化道運動障礙.低蛋白飲食有利于藥物吸收,最好在攝入肉類之前30~60分鐘服息寧或美多巴,這樣可以保證息寧或美多巴在遇到食物干擾之前已被迅速吸收.這是因為食物中的氨基酸必須穿過腸壁細胞入血,再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而息寧入血與入腦恰好使用的是同一通道.因此,高蛋白食物會嚴重影響息寧的吸收.牛奶不能喝,可以用豆奶代替,并盡量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和鈣的豆奶.為減少"開關"現象,可讓病人補充高蛋白食物,安排在晚餐;飲食成分中以7:1為佳,即7份碳水化合物比1份蛋白質.指導意見:帕金森病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基本的治療手段.藥物治療機制是糾正帕金森病生化代謝改變,即多巴胺能功能低下,乙酰膽堿能功能相對亢進.主要有以下幾類藥物:1,抗膽堿能藥物:安坦.有青光眼者禁用.2,多巴胺替代療法:左旋多巴3,腦外多巴脫羧酶抑制劑:芐絲肼和卡比多巴.美多巴和息寧是目前最常用的合劑,前者為左旋多巴與芐絲肼合劑,起效快,效果強,持續時間短;息寧為左旋多巴與卡比多巴合劑,效果較美多巴弱,但作用時間長.4,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溴隱亭,協良行,泰舒達5,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丙炔苯丙胺.帕金森病的三種外科治療方法簡介目前外科治療有三種方法,即毀損術,腦細胞移植術和腦起搏器治療.1,腦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帕金森病腦細胞移植術和基因治療已在動物實驗上取得很大成功,但最近臨床研究顯示,胚胎腦移植只能輕微改善60歲以下病人的癥狀,并且50%的病人在手術后出現不隨意運動的副作用,因此,目前此手術還不宜普遍采用.基因治療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2,毀損術毀損術(如采用微電極記錄技術對靶點進行定位,也通常俗稱為“細胞刀”)是用電燒灼法破壞腦內功能異常興奮核團,主要是蒼白球和丘腦腹外側核.毀損術效果已被公認,但毀損術是一種破壞性手術,部分病人遠期效果不盡人意,并且約4%病人出現腦出血,靶點偏差等并發癥,嚴重者出現偏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毀損術一般只能進行一側,也就是控制一側肢體癥狀.但是臨床上90%的帕金森病病人存在雙側肢體癥狀和頭面部癥狀.對這些病人只有進行雙側手術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毀損術不易雙側大腦同時手術,分期雙側手術并發癥也較高,達30%,術后大多數病人出現講話聲音降低,吞咽緩慢,流口水,乏力等癥狀,目前國外已很少施行這種手術.因此毀損術存在明顯不足之處,雙側毀損術更不易提倡.3,腦起搏器治療腦起搏器治療僅把刺激電極植入大腦特定部位,通過慢性電刺激來達到治療效果,是一種可逆性的神經調節治療,不破壞腦組織,不影響今后其他新的方法治療,因而更體現當今微創外科治療原則.腦起搏器治療效果完全與毀損術相媲美,還能保護腦黑質組織,起到對因治療作用,延緩帕金森病本身病情進展.刺激參數可通過體外電腦程控,隨時調節刺激強度和頻率,找到最佳刺激觸點,具有療效更好,更持久等優點,國外已有8年的治療隨訪結果.對雙側癥狀的帕金森病病人可同時雙側植入刺激電極,一次手術解決所有癥狀.治療手術較為安全,并發癥和副作用一般都是可逆的,手術死亡率在千分之一以下.我們在100余例次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中無發生任何永久性并發癥和副作用.腦起搏器治療已逐步替代毀損術,是目前最理想的外科治療方法,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治療的第二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為1968年發明的左旋多巴).腦起搏器治療的不足之處是費用較高,脈沖發生器電池一般只能用5~8年,到時需要更換胸部脈沖發生器.生活護理: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1)注意膳食和營養:老年人胃腸功能多有減退,還可合并胃腸蠕動乏力,痙攣,便秘等癥.此外,本病肌張力明顯增高,肢體震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還有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癡呆,食欲減退等.故在病人的營養方面應注意調理.首先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提供多種維生素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2)生活中的指導和幫助:本病早期,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能堅持一定的勞動,應指導病人盡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煉.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運動功能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此時宜注意病人活動中的安全問題,走路時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廁下蹲及起立困難時,可置高凳坐位排便.餐食中謹防燒,燙傷等事故發生.無法進食者,需有人喂湯飯.穿脫衣服,扣紐扣,結腰帶,鞋帶有困難者,均需給予幫助.(3)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本病早期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四肢各關節做最大范圍的屈伸,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關節僵直的發生.晚期病人做被動肢體活動和肌肉,關節的按摩,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4)預防并發癥:本病老年患者常有免疫功能低下,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宜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通風及采光等.根據季節,氣候等情況增減衣服,決定室外活動的方式,強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預防感冒.晚期的臥床病人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護理,防止尿便浸漬和褥瘡的發生.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對防止和延緩骨關節的并發癥有意義.結合口腔護理,翻身,叩背,以預防吸入性肺炎和墜積性肺炎.翻身時,應注意有無皮膚壓傷,井防止皮膚擦傷.(5)嚴密觀察病清變化,觀察藥物效果及副反應:注意左旋多巴應用過程中的"開-關現象"和"劑末現象",對藥物的更換及劑量的調整提供臨床依據.
2016-03-09 21: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可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病的要點⑴靜止性震顫表現于雙上肢或四肢震顫的幅度中等以上,持續存在可有間斷;⑵肌僵直表現于頸、軀干、肢體,手的輪替運動緩慢笨拙,小步;⑶運動徐緩表現為動作緩慢,精細動作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障礙,穿衣、洗漱時間長或難于完成;⑷姿勢異常和姿勢反射障礙:頭、軀干前傾,兩手位置上移;當突然向后拉病人雙肩時,病人后退站立不穩甚至跌倒。以上四項明顯即可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病。此外尚有面部表情呆板、張口、流涎、語言不清等。腦脊液中多巴胺及代謝產物含量降低。正電子斷層掃描示紋狀體區放射性同位素濃聚減少。
2016-03-09 17: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