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抽動癥會帶來哪些危害
我的女兒有抽動癥,平時很少發作,她身體和智力都發育的很好,孩子也很乖巧,偶爾抽動癥會發作,但很快就過去了,請問這個病會給孩子帶來危害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抽動癥的兒童會有穢語的表現,抽動癥兒童的自制能力較差,會有一些不自主的動作和發聲,家長們一定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需要家長在家庭中使用一些方法幫助孩子的抽動行為得到改善,兒童抽動癥兒童的及時治療是關鍵。
2016-06-28 15:0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抽動癥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由于抽動癥癥狀的表現常常被同學嘲笑.奚落.使患兒產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變的孤獨.不愿與人接觸。
2016-03-10 06: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家長,抽動癥的癥狀是這樣子的:抽動癥,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etes),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本癥通常在3至15歲間發病,男性較女性多,比例為(3-4):1.表現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癥狀更明顯,入睡后癥狀消失.發聲抽動常有多種,具有爆發性反復發聲,清噪子和呼嚕聲,治療之前必需對患者的心理、社會、教育、及職業適應等方面做仔細而全面的評價。對抽動障礙做明確診斷之前需要了解其完整的病情、病程、家族史、及心理社會史。必需對患者的自我意識、家庭和同伴的意見以及學習參與情況進行評估。
2016-03-10 03: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體質因素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傾向者。而且本癥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癥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2.精神因素某些精神刺激可誘發本病,例如對學習要求過度、責備過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某些緊張氣氛等,這些因素均可使小兒產生矛盾心理,抽動行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沖突的外在表現。另外,過分限制兒童的活動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3.習慣及模仿兒童開始的抽動表現可能是由于條件性的逃避反應,比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動癥狀,日久形成了習慣。有人認為該癥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過性不良習慣。意見建議: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1.心理行為治療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于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對兒童的抽動表現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使癥狀逐步減弱消退。不要反復不斷地提醒或責備孩子,否則會更加強化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抽動更加頻繁。應努力分散兒童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用肌肉松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行為治療方法對清除抽動癥狀有良好的效果。患兒在接受治療時要取得其家長及他本人的合作,并給家長以指導,以便協助治療。對患兒病前的心理因素應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誘因,然后予以解決,例如家庭矛盾的調整等。父母對小兒的過度要求所造成的心理沖突和緊張情緒必須予以克服。若有學校因素,應與老師聯系協同解決。對屬于無法解決的因素,則應給予支持性心理療法,幫助小兒找正確的對待方法。2.藥物治療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
2016-03-09 18: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小孩抽動癥狀頻繁的發病,會導致身體不知疲倦、多動。甚至創傷;有的小孩子會伴有頭疼、小便不禁等癥狀;而嚴重的可能就會伴有自殘的行為。事實證明,抽動癥給小孩子的身體上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2016-03-09 14: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一、繼發性學習困難 病癥發作時不自主的發聲或抽動會分散患兒注意力,嚴重者眼睛難以停留在書本上,無法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學習成績下降,出現繼發性的學習困難。同學對患兒的歧視嘲笑致使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甚至逃學等。 二、損害認知功能 兒童時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抽動癥患兒如果長期受家長的指責、同學嘲笑和老師批評等負面因素影響,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心理干預,就不能建立自尊及自信,難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影響其一生的成長,也是比較嚴重的抽動癥疾病危害方面。 三、影響社會適應能力
2016-03-09 09: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