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腳冰涼是怎么回事
問題描述:一到冬天我的手腳就很涼,特別是雙腳,在辦公室即便是開著空調,身上不冷,腳也是涼的;在家只有做家務時腳不冷,一停下來,沒一會兒腳就涼了.有時一只腳涼一只正常.有人說像我這種情況是因為寒性體質所致,要多吃溫性食物,可我又經常便秘,好像又不行,請問專家,我該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知道你年齡,但你的癥狀考慮是末梢血供不足的表現,中醫一般稱之為腎陽虛。這種癥狀治療上一般不建議口服藥物,建議你首先是平時注意增加鍛煉,增加血液循環及末梢血液供給,同時保持充足睡眠休息,飲食注意增加營養,提高自己的體質,并注意局部的按摩與保暖就可以了。醫生詢問:
2016-03-10 0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涼可以服用一些補養身體的藥物,和驅寒的藥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生姜紅糖陳皮水煮著服用.以上是對“冬天手腳冰涼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0 00: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象您這樣手腳冰冷的情況,大多是血虛引起的,情況嚴重的話,不排除您患有腎陽虛。建議您可以自己買點桂附地黃丸或三腎丸來服用,多參加戶外運動,增強體質,另外,飲食上可以多吃點補陽的食物,象狗肉、羊肉、韭菜等。醫生詢問:
2016-03-09 21: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中醫認為是體內陽氣虛的表現,可以服用些補陽的藥物,如四逆湯,平時可以吃點補陽氣的食物如狗肉,羊肉之類的。
2016-03-09 20: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原因手腳冰冷與身體對環境溫度下降反應有關。人類是恒溫動物,環境溫度下降時,為了避免體溫隨之下降,皮膚「冷感受器」會將訊息傳送到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經由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身體肌肉張力增加,引起「顫抖」,增加體內熱能的產生,「冷得直打哆嗦」就是這個道理。顫抖可使身體熱能產生量自平時每小時四十到六十千卡增加到三百千卡,造成體表血管收縮,減少身體熱能散失以保暖。此外,天寒地凍時一般人多足不出戶,日曬和運動量減少;冬季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比夏天強;再加上冬天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增加血液黏稠度及凝血功能,這些都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加重了手腳冰冷癥狀。二、臨床表徵即使健康的人,在冷天時也可能凍得手腳發紫,交感神經興奮造成動脈血管收縮,微血管和靜脈血管相對擴張,組織中血液含氧量下降,所以皮膚呈藍紫色,由指尖開始向手掌延伸,會持續一段時間,輕壓也不會變白,多發生在三十歲以下女性。有時會出現一種「網狀青斑」變化,在部分皮膚出現斑駁的紅藍色網狀細紋,三十歲左右女性或男性都可能產生。這種皮膚變化多半無害,注意保暖即可改善,但有時也發生在急性動脈栓塞處皮膚。還有一種遇冷會出現的皮膚變化叫「雷諾氏現象」,多發生在二十至四十歲女性,在手指或腳趾發生一陣陣周期性「由白而紫再轉紅」的顏色改變,發生部位以手指居多,剛開始只有一兩指(趾),后來逐漸波及其他指(趾),少數人甚至及於耳垂和鼻尖,多數都無大礙,只要注意保暖,避免暴露在過冷環境。約百分之十五會隨時間改善,但有百分之三十其狀況會逐漸變差,不到百分之十手指會因反覆缺氧而變硬,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手指會因嚴重缺血而截肢。三、何時該找醫師檢查遇冷產生的手腳冰冷及膚色改變只要不痛不癢、脈搏正常、皮膚沒有傷口,身體其他部位膚色或口腔黏膜顏色正常,多半沒有大礙。因動脈痙攣或合并其他疾病導致的動脈病變,常會引起缺氧患處皮膚發生變化:輕者皮膚蒼白、平滑光亮、毛發稀落、指甲增厚;重者皮膚紫黑色、疼痛、潰瘍、壞疽、甚至截肢。所以手腳冰冷若合并異常疼痛、麻木、脈搏微弱或消失、出現上述皮膚病變,以及雷諾氏現象患者發作頻繁或程度加重都應就醫檢查。若已知有其他重大內科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動脈疾病等,更要趕快就醫。此外,還要注意許多藥物也會引起動脈血管收縮,如許多交感神經藥物及許多常用鎮靜安眠劑,都會影響交感神經活性和血管收縮,也要請醫師確認或調整。四、預防保健之道(一)注意保暖:除多穿御寒衣物外,還要記得戴帽子、圍巾、手套,和透氣柔軟保暖的鞋子。頭臉部、頸部及手部保暖很重要,因為頭頸部散熱量占全身散熱量三成。室內最好有溫度調節設備,但須注意用電安全。(二)多曬太陽、多活動:除可御寒外,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戶外活動務必注意保暖,盡量選擇氣溫較高及空氣較佳時段。(三)避免穿著太緊襪子、衣褲,以免影響四肢動脈血流。(四)適度補充熱量,避免饑餓或血糖過低造成體溫過低。少吃油脂類及甜食,多吃蔬果類補充維生素C,改善血液黏稠度。(五)避免過量飲酒:少量飲酒雖然會擴張皮膚血管,但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因而抑制「顫抖」生熱反應、抑制肝臟制造糖分導致血糖過低。皮膚血管擴張也會造成體熱失散更多,引發體溫過低危險。(六)務必戒菸包括二手菸,吸菸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收縮或痙攣雪上加霜。(七)一般手腳冰冷,注意保暖即可,很少需要用藥。但嚴重者,尤其已經有明顯皮膚病變的就要詳細檢查,查明原因以對癥下藥。(八)保持皮膚清潔、適量擦抹保濕乳霜、避免乾燥龜裂及外傷,有皮膚病變者,尤應注意。(九)罹有重大內科疾病患者,要依照醫師指示定時服藥,使病情控制穩定,使用阿斯匹靈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患者切不可任意停藥。長期用藥者,若冬季手腳冰冷加劇,應該和醫師討論用藥。(十)避免出入人多、擁擠、通風不良場所,以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病患,也可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流感。
2016-03-09 2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