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胸腔局部化療:注藥前應盡量排盡胸液或閉式引流,待胸液大部分排出后注入藥物,然后夾管,24~48h后拔管。化療藥物可根據癌細胞類型選擇,常用的有順鉑(DDP)50~80mg,絲裂霉素C(MMC)10~20mg,多柔比星(阿霉素)30mg,氟尿嘧啶750~1000mg。將選用的藥物溶于20~40ml生理鹽水中注入胸腔,繼之再注入地塞米松5~10mg,注藥后至少臥床2h,并每5~10分鐘轉動體位1次。一般每5~7天注射1次,5~7次為1個療程。若3次仍無效應考慮換藥或多種聯用。
2016-03-10 02: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治療 由于引起老年胸腔積液的病因很多,故應按病因采取不同治療方法。 1.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惡性胸腔積液增長迅速,常引起壓迫性肺不張和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縱隔移位及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呼吸循環功能,嚴重威脅患者生命。所以,在全身治療的同時應給予積極的胸腔局部治療。局部治療主要包括3個方面: (1)胸腔抽液與閉式引流:大多數患者單純抽液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一次大量抽液后肺功能改善并不明顯,如抽液量過大或過快,還可能引起縱隔擺動和肺復張后肺水腫而危及生命。此外,反復抽液由于蛋白的大量丟失而加重患者消耗。閉式引流(最好用套式穿刺針導入硅膠管)可以少量緩慢排液或間歇少量排液比較安全,引流排液比較徹底,可望較好地改善壓迫癥狀,使胸腔局部化療藥物能達到有效濃度,結合負壓吸引可使胸膜粘連更趨完善,其療效優于單純抽液。 (2)胸腔局部化療:注藥前應盡量排盡胸液或閉式引流,待胸液大部分排出后注入藥物,然后夾管,24~48h后拔管。化療藥物可根據癌細胞類型選擇,常用的有順鉑(DDP)50~80mg,絲裂霉素C(MMC)10~20mg,多柔比星(阿霉素)30mg,氟尿嘧啶750~1000mg。將選用的藥物溶于20~40ml生理鹽水中注入胸腔,繼之再注入地塞米松5~10mg,注藥后至少臥床2h,并每5~10分鐘轉動體位1次。一般每5~7天注射1次,5~7次為1個療程。若3次仍無效應考慮換藥或多種聯用。 局部還可以采用免疫調節劑,常用的藥物有短小棒狀桿菌(CP)7mg或阿地白介素(白介素-2,IL-2)1萬U+生理鹽水40~60ml胸腔內注入,緩解率可達90%左右。
2016-03-10 00: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由于引起老年胸腔積液的病因很多,故應按病因采取不同治療方法。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惡性胸腔積液增長迅速,常引起壓迫性肺不張和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縱隔移位及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呼吸循環功能,嚴重威脅患者生命。所以,在全身治療的同時應給予積極的胸腔局部治療。局部治療主要包括3個方面: (1)胸腔抽液與閉式引流:大多數患者單純抽液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一次大量抽液后肺功能改善并不明顯,如抽液量過大或過快,還可能引起縱隔擺動和肺復張后肺水腫而危及生命。此外,反復抽液由于蛋白的大量丟失而加重患者消耗。閉式引流(最好用套式穿刺針導入硅膠管)可以少量緩慢排液或間歇少量排液比較安全,引流排液比較徹底,可望較好地改善壓迫癥狀,使胸腔局部化療藥物能達到有效濃度,結合負壓吸引可使胸膜粘連更趨完善,其療效優于單純抽液。 (2)胸腔局部化療:注藥前應盡量排盡胸液或閉式引流,待胸液大部分排出后注入藥物,然后夾管,24~48h后拔管。化療藥物可根據癌細胞類型選擇,常用的有順鉑(DDP)50~80mg,絲裂霉素C(MMC)10~20mg,多柔比星(阿霉素)30mg,氟尿嘧啶750~1000mg。將選用的藥物溶于20~40ml生理鹽水中注入胸腔,繼之再注入地塞米松5~10mg,注藥后至少臥床2h,并每5~10分鐘轉動體位1次。一般每5~7天注射1次,5~7次為1個療程。若3次仍無效應考慮換藥或多種聯用。 局部還可以采用免疫調節劑,常用的藥物有短小棒狀桿菌(CP)7mg或阿地白介素(白介素-2,IL-2)1萬U+生理鹽水40~60ml胸腔內注入,緩解率可達90%左右。 (3)胸膜粘連術:胸液復長迅速,或局部化療效果欠佳,或全身化療骨髓抑制明顯而難以同時局部化療者,可以考慮行胸膜粘連術。一般注藥后24~36h引流液開始逐漸減少,于第4天左右胸液消退,粘連術的有效率為50%~70%。
2016-03-09 23: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