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凍瘡是冬季的多發病.其主要致病因由于人體遭受低溫侵襲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的損傷.好發部位為足趾.足跟.手背.面部.耳垂.特別是頑固復發性凍瘡,一般的”凍瘡膏”很難奏效.凍瘡初起時,用熱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數次,可見效.有幾個治療凍瘡的偏方: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1周.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于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霉素軟膏涂擦,待炎癥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3.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干后將藥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2016-03-10 20: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凍瘡是一種發生于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見病,一般在氣溫10℃以下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發.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0.5%新霉素軟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近來多用復方貂油防凍膏防治各型凍瘡.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療.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可防治復發.內服藥物可用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或維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對本病有防治作用.中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
2016-03-10 18: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凍瘡治愈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境和溫冷作業,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干燥,否則易復發.較好的治療方法有:(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2)硫酸新霉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應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應及早治療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2016-03-10 10: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現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你好,凍瘡的治療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在溫暖的環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預防凍傷,應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涂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桿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傷作用.另外凍瘡還可以用夏治方,如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等.祝健康!
2016-03-10 03: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凍瘡是冬季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主要發生在身體的外露部位和離心臟較遠的肢體末端,如耳朵,鼻類,手,腳等.預防和治療凍瘡的方法有:1,身體鍛煉:這是預防凍瘡的最佳辦法,通過身體鍛煉而提高肌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2,御寒保暖:冬季在戶外工作時,一定要做好各種御寒準備,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等.體內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凍的耳,臉,手,腳等部位要經常擦些油脂保護皮膚.3,預防潮濕:潮濕可加速散熱,所以衣服,鞋襪受濕后要及時更換或烤干,保持皮膚的干燥環境.4,加強活動:在寒冷的環境中,應注意加強活動,促使血液循環,避免肢體長時間靜止不動.5,注意營養:保證身體足夠的能源供給.6,局部按摩:為了預防凍瘡,平時可用冷水摩擦易凍部位,擦到發紅為止,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洗易凍患處.均可增加這些部位的耐寒力.冬季多用溫熱水泡手泡腳,也是預防凍瘡的有效方法.以上是對“怎么有效治療凍瘡”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0 02: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