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鵝口瘡是一個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口炎,當假膜脫落后是可以導致口咽痛的。1,鵝口瘡還是可以喂奶的2,建議給小孩使用制霉菌素粉劑口腔外涂效果很好
2016-03-11 08: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鵝口瘡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不痛,不影響吃奶的。1、鵝口瘡的主要特點為口腔內白色乳凝塊樣,有的融合成片,不易擦拭去。像奶瓣,不痛,不影響吃奶。2、需要注意口腔衛生,制霉菌素涂口腔。可以吃奶后喂點水,或碳酸氫鈉清潔口腔。3、一般口腔潰瘍會有疼痛感,表現為孩子拒食,流涎等等。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2016-03-11 07: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鵝口瘡多見于周歲內嬰兒或新生兒。這是因為嬰幼兒抵抗力差,易通過食具、奶頭等途徑受霉菌感染。鵝口瘡多發生在口腔內舌、頰和軟腭處。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周圍粘膜充血。發病時口腔有灼熱刺疼和干燥感。癥狀嚴重時斑膜可波及咽喉、氣管或腸道粘膜,有時可引起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瀉。對鵝口瘡的防治方法主要有:1.乳母講究衛生,喂奶前用溫開水洗乳頭,必要時喂奶前后用2%的蘇打水涂抹乳頭。2.嬰兒食具奶瓶必須要清潔衛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熱開水浸泡。3.做好嬰幼兒和體弱久病者的口腔衛生,經常用溫鹽水或2%蘇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長和繁殖。4.發病后,可用消毒棉簽沾2%蘇打水清洗患處后再涂2%龍膽紫,每日3次-5次。輕癥者2次-3次即愈。同時給患兒口服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5.病情嚴重者可遵醫囑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萬單位加5毫升冷開
2016-03-10 20: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鵝口瘡多見于周歲內嬰兒或新生兒。這是因為嬰幼兒抵抗力差,易通過食具、奶頭等途徑受霉菌感染。鵝口瘡多發生在口腔內舌、頰和軟腭處。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周圍粘膜充血。發病時口腔有灼熱刺疼和干燥感。癥狀嚴重時斑膜可波及咽喉、氣管或腸道粘膜,有時可引起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瀉。 對鵝口瘡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1.乳母講究衛生,喂奶前用溫開水洗乳頭,必要時喂奶前后用2%的蘇打水涂抹乳頭。 2.嬰兒食具奶瓶必須要清潔衛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熱開水浸泡。 3.做好嬰幼兒和體弱久病者的口腔衛生,經常用溫鹽水或2%蘇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長和繁殖。 4.發病后,可用消毒棉簽沾2%蘇打水清洗患處后再涂2%龍膽紫,每日3次-5次。輕癥者2次-3次即愈。同時給患兒口服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 5.病情嚴重者可遵醫囑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萬單位加5毫升冷開(本答案由樹友推薦選出)
2016-03-10 17: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鵝口瘡又叫急性偽膜型念珠菌病,好發于新生兒、小嬰兒,特別是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鵝口瘡可發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頰、軟腭、口底等處多見。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腫,口內有灼熱、干燥、刺激等癥狀。經過1-2天,粘膜上出現散在白色斑點,狀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隨后,小點逐漸融合擴大,成為形狀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經過數日,白色斑塊的色澤,轉為微黃,日久則可變成黃褐。白色斑片與粘膜粘連,不易剝離,若強行撕脫,則暴露出血創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蓋。患者有口干、燒灼感及輕微疼痛。口腔潰瘍,民間一般稱之為“口腔上火”或“口瘡”,是一種以周期性反復發作為特點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潰瘍損傷,可自愈,可發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頰、軟腭或齒齦等處的粘膜多見,發生單個或者多個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中央凹陷,邊界清楚,周圍粘膜紅而微腫,潰瘍局部灼痛明顯,,具有周期性、復發性、自限性的特征。所以鵝口瘡是會影響吃奶喝水睡眠。鵝口瘡與口腔潰瘍主要區別是,前者為白色斑點,狀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最后成為形狀不同的白色斑片,日久則可變成黃褐。后者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中央凹陷,邊界清楚,周圍粘膜紅而微腫。建議仔細區分,對癥治療。以上是對“嬰兒鵝口瘡疼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0 15: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