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身體中是不是缺鈣應該用鈣量的變化來判斷,這個變化可以從測量血液中的鈣量得出,也可以測骨骼密度的變化(推出鈣含量的變化)得出.而測量血液鈣含量比側骨密度要方便得多,故常用測血鈣的方法判斷是否缺鈣.血鈣是人的血液里所測出的,不影響骨鈣的密度,所以要是想查一下是否缺鈣的話,還有兩個都要看看
2016-03-11 20: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多是因為短時期服用大量含鈣的藥物或者食物.血鈣高和缺鈣并沒有直接關系!有可能其他地方的鈣質轉移到血液里,造成血鈣升高!鈣的不平衡分部就會導致缺鈣!本人是這么認為的
2016-03-11 1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鈣血癥的病因和發生機理(1)骨吸收增加惡性腫瘤(異源性PTH綜合征,腫瘤未伴骨轉移,腫瘤伴骨轉移,淋巴系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甲亢,制動(2)腸鈣吸收增加結節病,乳堿綜合征(3)尿鈣排出減少噻嗪類利尿劑(4)骨吸收和腸鈣吸收均增加維生素D過量(5)骨吸收,腸鈣吸收均增加,尿鈣排出減少甲旁亢(6)其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危象,特發性嬰兒高鈣血一般治療為限制鈣的攝入,補充足量水分,糾正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治療腎功能衰竭等.通常采用0.9%生理鹽水靜脈點滴,它可補充血容量糾正脫水,又能抑制腎小管再吸收鈣,隨著尿鈉排出增加,尿鈣的排出亦增加.針對病因治療原發性疾病,惡性腫瘤引起的嚴重高鈣血癥可靜脈或口服磷制劑;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維生素D過量者停用之,必要時加服激素;結節病,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用激素治療.祝健康~
2016-03-11 19: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血鈣的含義.人體除了骨骼和牙齒含有豐富的鈣之外,全身軟組織和血液中均含有鈣,大約占總鈣量的1%,這部分鈣濃度相對穩定,它與骨鈣保持著動態平衡并肩負著維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實際上,中老年人由于血鈣自穩系統的變化.雖然骨鈣不斷丟失.攝入鈣量不足,血鈣濃度的變化并不明顯,有的反而輕度升高.人過5o歲以后,血清鈣含量明顯增高.71歲以后,血鈣濃度逐漸達到人生的最高水平,但體內總鈣量仍在逐年減少.有的中老年人因受缺鈣之苦,已經很重視補鈣.但又怕血鈣太高,會出現高血鈣綜合征或鈣中毒,實際上高鈣血癥的發生率是極為少見的,僅為十萬分之一或更少.在服用鈣劑和鈣吸收促進劑時,應按醫囑適時檢測血鈣濃度.一般血鈣濃度在9o~110ug/mL(微克/毫升),如果較長時間超過12oug/mL,則應加測骨密度,并請教醫生.中老年人補鈣的特點是劑量要大,一般人群每日50O~1000mg,長期服用也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當然不排除有遺傳代謝缺陷的人.補充鈣劑后可能會出現高尿鈣或促使腎結石形成,這都是極個別的例手.其次是老年人個體情況的差異,如疾病,飲食習慣等原因使吸收利用率不同.第三是鈣劑的選用和服用方法不同引起的吸收差異.老年人補鈣的特點雖然是劑量要大,但不能頓服.要分服.最好按每日需要量.分成三次服用.兩餐之間服用或餐后1~2小時服用,可排除與鈣拮抗的因素(例如鐵元素的攝入).第4是一些其他因素,如過多的蛋白攝入,過多地飲用咖啡等飲料(特別是晚餐),都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夜間雖無腸鈣的吸收,但尿鈣的排泄仍在繼續.這種夜間尿鈣排出的鈣丟失.對于老年人來說是動用骨鈣來補充的,所以應盡量減少夜尿鈣的排出.總之,中老年人應采取多種適合自己特點的補鈣方法和保骨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腸鈣吸收利用率.扭轉負鈣平衡,以達到降低血鈣或維持血鈣正常值,增加骨鈣,延緩衰老的目的.
2016-03-11 07: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血鈣高要排除血鈣升高的原發病存在,如甲狀旁腺腺瘤等應低鈣飲食,防止缺水,需要補液,應用乙二膠四乙酸(EDTA),類固醇激素,硫酸鈉等,以促進鈣的代謝.以上是對“血鈣高怎么引起的”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0 22: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