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面部頻繁抽搐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神經受壓、血管壓迫、神經炎癥、腦部病變、精神因素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12-01 07:25
1.神經受壓:當面神經在出顱處受到血管或其他組織的壓迫時,可能引起面部抽搐。常見的如小腦后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等血管的壓迫。
2.血管壓迫:某些血管的異常走向或擴張,壓迫面神經,影響其正常功能,引發抽搐。
3.神經炎癥: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炎癥,導致面神經受損,出現抽搐癥狀。
4.腦部病變:腦部的腫瘤、腦血管疾病等,影響面神經的控制中樞,導致面部抽搐。
5.精神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可能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引起面部抽搐。
總之,面部頻繁抽搐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這種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頭顱磁共振成像(MRI)、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藥物治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加巴噴丁等)、針灸、理療,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面肌痙攣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無論是什么疾病早期的病情都是比較好控制和鑒別的如疾病發展到后期不僅影響治療效果更是花費大量的醫療費用由此可見面肌痙攣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療效果的關鍵面肌痙攣多由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受風寒而痙攣導致神經組織水腫、壓迫所致故在中醫辨證治療的同時可采用西藥治療以促使局部水腫、炎癥的消退促進面神經功能盡快恢復
2016-03-12 00: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