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血管瘤一般為良性腫瘤,一般為先天性肝血管畸形所致。嚴重會引起食欲不振,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癥狀。肝血管瘤小于5cm的可以隨時定期復查。如果大于5cm,癥狀明顯的,建議手術切除治療。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6-03-11 14: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肝血管瘤絕大多數無癥狀,少數因腫瘤較大而出現肝區不適。腫瘤直徑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數毫米,個別大至30cm者。如有增大趨勢,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應盡早治療。不要手持重物,不宜做劇烈運動,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引起瘤體破裂出血。可經常做長距離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如見腹內有積塊、身體消瘦、倦怠乏力等癥狀應早期檢查,及時治療。估計是不可以,消失可以治療,但是容易復發。
2016-03-11 05: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自然人群尸檢發現率為0.35-7.3%,占肝良性腫瘤的5-20%。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體檢的意識提高及各種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無癥狀的小血管瘤發現率明顯升高。多數病例臨床無癥狀或癥狀輕微,病程長、生長緩慢,預后良好。目前對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存在較大爭議,主要有血管瘤切除術、血管瘤縫扎術、肝動脈結扎術、微波固化術、射頻治療、肝動脈栓塞術等。對于彌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無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償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綜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療。對于需要治療的肝血管瘤,應綜合多種因素考慮,以病人獲益、安全、有效為原則,依據醫生的技術水平和經驗,多種因素間權衡,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2016-03-11 02: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