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曉明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聲帶小結的產生通常與用嗓不當、職業因素、感染、變態反應及內分泌因素有關。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01-03 10:51
1.用嗓不當:濫用嗓音、長時間或不恰當條件下用嗓。
2.職業因素:教師、歌唱演員等職業用嗓者易患。
3.感染因素:感冒、急性喉炎、慢性喉炎等可引發。
4.變態反應因素:身體的變態反應影響聲帶。
5.內分泌因素:如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可能出現。
總之,用嗓不當是導致聲帶小結的重要原因,應注意保護嗓子。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糖尿病“爛腳”,醫學術語叫“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肢端壞疽,是糖尿病人常見的慢性致殘性并發癥,其發生幾乎均由局部組織缺血、神經病變、感染三個主要因素協同作用引起。大血管病變在糖尿病足的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皮膚壞死的最終原因均是微循環障礙。糖尿病足的發生多見于以下情況:1、缺血:肢體動脈硬化后引起缺血.血流不暢.發生大小血管栓塞.局部組織血流受阻,以至發生本病。2、神經病變:發生血管改變的同時伴有血管自主神經病變.影響血管運動,使局部抵抗力減低.知覺障礙易致外傷發生感染。3、感染:某些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局部出現雞眼處理不當、襪子縫線的摩擦、皮膚外傷等,均可造成感染.雖然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惟一發生因素.卻會使糖尿病足的損害進一步加重。預防方面,第一是要積極降糖治療,第二要注意不要受外傷,第三合理飲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我爺爺也患有糖尿病足,用了大概三盒糖足麻痛康,效果挺好,不防試試.
2016-03-11 21: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糖足發生潰爛需要綜合性的治療,建議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礎上用上中藥外用藥“脈潰康”,脈潰康能夠清理潰瘍深處的膿液.剝離潰瘍周邊的腐肉.減輕傷口的劇痛,達到鎮痛消腫.控制感染.祛腐生新的治標效果;更能修復受損的淺神經,改善肢體的痛覺和知覺,恢復肢體的正常感覺;高效解決局部血管特別是微循環的缺血缺氧狀態,恢復患肢正常新陳代謝,使病情大為好轉,避免截肢!
2016-03-11 18: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糖尿病足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嚴重慢性并發癥之一,該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變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合并感染的足,稱為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壞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西醫目前對糖尿病沒有特別好的治療辦法,稱之為不治之癥。建議你采用有效的傳統中藥配方治療,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很多獨特的奇方秘方,見效快,療效確切。有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無需節食,無需服用其它降糖藥物,單獨服用即可,可以有效保衛胰島,降低血糖,提高免疫,既是血糖抑制劑,又是胰島素增敏劑,同時又增強胰島素受體功能,直接針對糖尿病根源,有效抑制糖毒素產生,修復受損胰島細胞,促使胰島細胞正常釋放胰島素,迅速降低血糖,從根本上修復患者的胰島功能,阻止高血糖對血管神經的破壞,修復受損血管神經,預防和治療各種糖尿病并發癥,而且克服了傳統產品治療上嚴格忌口的弊端,使病人的營養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發癥的發生,真正做到了綜合治療,標本兼治,打破了常規的降糖療法,通過調節人體陰陽虛實,改善氣血失調失養的狀態,迅速消除胰島受體面的有害酸肽,激活血液中的胰島素受體,使體內的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紊亂恢復正常,從而加強細胞分泌調節,修復因長期使用降糖西藥導致的細胞分泌紊亂,增強人體免疫力,進而達到既治病又強身的目的,對糖尿病足療效獨特,可以快速好轉。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3-11 10: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病足治療包括減壓、清創、控制局部感染、血管重建和傷口敷料,其中多孔開窗減壓法,可以使患者病變部分的張力迅速減低,防止創孔的進一步擴大。采用獨特的蠶食法令壞死的組織逐步被清創,利于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壞疽部位的痊愈,保存病變部位的功能。此外控制局部感染、血管重建、傷口敷料也都有極其獨特的治療z
2016-03-11 0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個建議你到醫院住院正規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2016-03-11 05: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