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10-302...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10-3020:31:06)類風濕跟強自性脊柱炎相似?第二次問題補充:(2007-10-3020:48:08)請問在化檢過全身血.做自免組檢,做CT,照過X光,能自以上幾種檢查當中叛斷是類風濕跟強自性脊柱炎?第三次問題補充:(2007-10-3021:27:58)我現在做的X光,CT自免都是正常的,可是醫生現在還無法證明我這是類風濕還是強自性脊柱炎,上次驗血結果如下:抗nRNP/SM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SM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著絲點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JO-1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SS-A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SS-B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SC170抗體免疫印跡法-陰性抗核抗體測定酶免法<1.00抗雙鏈DNA測定酶免法<0.90第一次驗血結果如下類風濕茵子(RF)H41.0抗鏈球菌溶血素0(ASO)88.1C-反應蛋白(CRP)<0.10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說的這兩種病相似的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較好.強直性脊柱炎比類風濕好一些它不危及生命.
2016-03-12 09: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髖關節、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等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26%男女之比為5:1其中男性發病癥狀重進展快發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30歲以后及8歲以前發病者比較少見多數患者呈隱匿發病病變早期呈轉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下腰痛最多見常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氣短、貧血少數可伴有低燒晨僵夜間翻身困難起床費力或活動受限一種姿勢保持長久時癥狀明顯活動后癥狀好轉此時常被忽視誤以為是腰肌勞損等其他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發展緩慢可遷延10~20年到后期病情發展往往較快很短時間內形成駝背畸形關節強直X線片中發現脊柱已形成竹節樣改變并出現全身癥狀及內臟受累有少數病人臥床癱瘓甚至死亡目前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機制與遺傳、細菌感染、免疫學異常等因素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病與HLA-B27密切相關并有明顯的家族傾向其特征性病理變化是肌腱、韌帶、骨附著點產生病變大約80%的HLA-B27陽性者并不發生強直性脊柱炎還有大約10%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是陰性另外一些其他疾病如賴特(Reiter)綜合征、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中也有60%~80%的HLA-B27陽性率由此可以看出僅憑HLA-B27陽性就認為是強直性脊柱炎是錯誤的對本病診斷最好的線索是患者的癥狀、關節體征、關節外表現及家族史目前參照的紐約診斷標準是: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續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②腰椎在前后和側彎方向活動受限③胸廓擴展范圍小于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4雙側骶髖關節炎≥Ⅱ級或單側骶髖關節炎≥Ⅲ級(X線骶髂關節炎分5級:0級為正常Ⅰ級為可疑病變Ⅱ級為輕度異常Ⅲ級為明顯異常Ⅳ級為嚴重異常完全性關節強直)臨床診斷中如果患者具備4并符合①~③條中的任何一條即可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如患者(特別是年輕男性患者)長時間出現背、腰部、骶髂部、髖部、臀部疼痛膝部、踝部等腫痛同時HLA-B27也為陽性則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極大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通過拍骨盆正位X線片或做骶髂關節CT明確診斷以免誤診20~30歲之間的男性是高發期與這一人群中有血緣關系的近親如出現駝背、板狀背等變化的又系HLA-B27陽性者則應特別警惕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當然單純HLA-B27陽性不一定會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對這類人群應教育其預防腸道、泌尿系感染慎防風濕寒侵襲注意保暖如出現上述疾病則應積極抗感染治療防止誘發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目前對該病尚無根治方法但大多數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早期明確診斷盡快使用控制病情的藥物是減少致殘的關鍵藥物治療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及中藥應當在正規風濕免疫醫師指導下應用同時應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對于嚴重髖關節、脊柱畸形可行手術治療
2016-03-12 06: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的骶髂關節X光血沉HLA-B27結果呢另外身體哪個關節痛呀
2016-03-12 03: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髖關節、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等。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26%,男女之比為5:1,其中男性發病癥狀重,進展快。發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30歲以后及8歲以前發病者比較少見。多數患者呈隱匿發病,病變早期呈轉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下腰痛最多見。常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氣短、貧血,少數可伴有低燒,晨僵,夜間翻身困難,起床費力或活動受限。一種姿勢保持長久時癥狀明顯,活動后癥狀好轉。此時常被忽視,誤以為是腰肌勞損等其他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發展緩慢,可遷延10~20年,到后期病情發展往往較快,很短時間內形成駝背畸形,關節強直,X線片中發現脊柱已形成竹節樣改變,并出現全身癥狀及內臟受累,有少數病人臥床癱瘓,甚至死亡。目前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機制與遺傳、細菌感染、免疫學異常等因素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病與HLA-B27密切相關,并有明顯的家族傾向。其特征性病理變化是肌腱、韌帶、骨附著點產生病變。大約80%的HLA-B27陽性者并不發生強直性脊柱炎,還有大約10%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是陰性。另外一些其他疾病如賴特(Reiter)綜合征、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中,也有60%~80%的HLA-B27陽性率。由此可以看出,僅憑HLA-B27陽性就認為是強直性脊柱炎是錯誤的。對本病診斷最好的線索是患者的癥狀、關節體征、關節外表現及家族史。目前參照的紐約診斷標準是: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續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②腰椎在前后和側彎方向活動受限。③胸廓擴展范圍小于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4雙側骶髖關節炎≥Ⅱ級,或單側骶髖關節炎≥Ⅲ級。(X線骶髂關節炎分5級:0級為正常,Ⅰ級為可疑病變,Ⅱ級為輕度異常,Ⅲ級為明顯異常,Ⅳ級為嚴重異常,完全性關節強直。)臨床診斷中如果患者具備4并符合①~③條中的任何一條,即可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如患者(特別是年輕男性患者)長時間出現背、腰部、骶髂部、髖部、臀部疼痛,膝部、踝部等腫痛,同時HLA-B27也為陽性,則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極大,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通過拍骨盆正位X線片或做骶髂關節CT明確診斷,以免誤診。20~30歲之間的男性是高發期,與這一人群中有血緣關系的近親,如出現駝背、板狀背等變化的,又系HLA-B27陽性者,則應特別警惕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當然單純HLA-B27陽性不一定會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對這類人群應教育其預防腸道、泌尿系感染,慎防風濕寒侵襲,注意保暖。如出現上述疾病,則應積極抗感染治療,防止誘發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目前對該病尚無根治方法,但大多數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早期明確診斷,盡快使用控制病情的藥物,是減少致殘的關鍵。藥物治療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及中藥,應當在正規風濕免疫醫師指導下應用。同時,應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對于嚴重髖關節、脊柱畸形可行手術治療。
2016-03-12 03: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通過X光或者CT血液檢查可以判斷.比如HLA-B27類風濕因子.骶髂關節X光或者CT等.
2016-03-11 1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