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蕁麻疹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有:昆蟲叮咬,冷、熱、風、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萱麻等植物性刺激,食入魚、蝦、蟹等“發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藥物,病灶感染或腸寄生蟲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刺激等。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代謝障礙,神經精神創傷等也可引起蕁麻疹。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跡。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急性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藥。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主要采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藥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2016-03-12 20: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蕁麻疹治療最主要的是找到過敏原,避免接觸過敏原,少吃魚蝦之類的食物,激素類外用藥不能長期使用
2016-03-12 14: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同時可以口服賽庚啶、氯雷他定顆粒等抗過敏藥物治療,也可以到皮膚科就診檢查治療,注意衛生,不要吃辛辣食物。
2016-03-12 13: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國望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皮膚科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時起時消,單個風團常持續不超過24~36小時。對蕁麻疹患者,則應盡力避免各種誘發加重因素。建議患者還是要去醫院進行詳細和檢查和治療才是最快速的。
2016-03-12 04: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內用療法 (一)抗組胺類藥:可做為常規應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組胺作用,又有鎮靜效果的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定等內服。如果以上藥物沒有效果,可以服用“復方酸苷片”,對久治不愈的丘疹性蕁麻疹效果顯著,其藥理作用:1、抗炎癥作用:(1)抗過敏作用。(2)對花生四烯酸代謝酶的阻礙。2、免疫調節作用。3、對實驗性肝細胞損傷的抑制作用.4.抑制病毒增殖和對病毒的滅活作用。 (二)鈣劑: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片口服有一定療效。常常與抗組胺類藥伍用。 (三)維生素類:往往使用維生素C或B12與抗組胺類藥聯合治療,可望獲得較好效果。 (四)中醫治療;本病治以祛風清熱為主,但編者經驗、本病應用四物湯(當歸、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澤瀉、茯苓、豬苓、桂枝、白術)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頗著,值得一試。 二、外用療法 對癥處置,根據皮損表現可選擇具有止癢、消炎作用的洗劑或乳劑外搽,但如有繼發感染,應先控制感染為宜。
2016-03-12 00: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