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優 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醫學中心
-
嬰兒溢奶從鼻子冒出,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與喂養不當、疾病等有關,如胃容量小、喂養姿勢不對、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感染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03-16 16:38
1.胃容量小:嬰兒胃呈水平位,容量小,易溢奶。
2.喂養姿勢不對:喂奶時姿勢不佳,導致吸入空氣多。
3.消化不良:胃腸功能弱,奶液消化慢。
4.胃食管反流:賁門松弛,胃內容物易反流。
5.感染:胃腸道感染,影響消化功能。
家長要注意觀察嬰兒溢奶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喂奶后正確拍嗝,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肛隱窩炎是指發生在肛竇、肛門的急慢性炎癥性疾病,故又稱肛竇炎,肛隱窩炎常并發肛乳頭炎和肛乳頭肥大,其臨床特征是肛門部脹痛不適和肛門部潮濕有分泌物。一、內治法 濕熱下注,肛門墜脹或瘙癢不適,或灼熱疼痛,大便時疼痛加重,肛門潮濕;小便黃,口干口苦,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蘊于腸胃,下注肛門。氣血不暢,則肛門墜脹,潮濕瘙癢,甚則疼痛;大便努掙,氣血更加瘀滯不行,則疼痛加重;小便黃、口干口苦、苔黃膩、脈滑數等皆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止痛如神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熏洗法用苦參湯煎水,先熏后洗,每日2次。 (二)塞藥法每次苦參湯熏洗后,用化痔栓1枚塞人肛內,或用黃連素軟膏涂于肛內。
2016-03-12 07: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