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些人很難出汗,這種現象叫做無汗癥,皮膚表面的少許或完全無汗可由汗腺本身的異常或神經通路的某一水平的不正常造成,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現為全身性或限局性無汗。(2)某些皮膚病,例如嚴重的魚鱗病、硬皮病、麻風病、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可引起限局性無汗。(3)神經損傷,例如橫貫性脊髓炎、小兒麻痹、截癱,以及交感神經、延髓、橋腦的局部損傷,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無汗。(4)某些內臟疾患,如糖尿病、尿崩癥、慢性腎炎、粘液性水腫、惡性腫瘤等,此外,維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無汗。
2016-03-13 11: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大家常常會有同樣的感受,當遇到外界強烈的刺激過后會發現自己被“嚇出一身汗”,其實這是正常反應,是由于精神刺激使神經沖動增加,乙酰膽堿分泌量增多,從而產生多汗。但有些人卻“驚而無汗”,這又是為什么呢?皮膚表面的少許或完全無汗可由汗腺本身的異常或神經通路的某一水平的不正常造成,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現為全身性或限局性無汗。某些皮膚病,例如嚴重的魚鱗病、硬皮病、麻風病、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可引起限局性無汗。神經損傷,例如橫貫性脊髓炎、小兒麻痹、截癱,以及交感神經、延髓、橋腦的局部損傷,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無汗。某些內臟疾患,如糖尿病、尿崩癥、慢性腎炎、粘液性水腫、惡性腫瘤等,此外,維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無汗。除去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的無汗癥目前尚無法治療外,若為其他疾患造成的無汗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全身無汗在夏季不能調節體溫,身體極端不適者可遷居低溫地區或采取人工降溫,如室內安裝空調。
2016-03-13 0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無汗癥可以吃紅棗,飲食應以均衡營養為基礎,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癥有較好療效;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
2016-03-13 01: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天氣熱了會出汗,冷天就沒汗了。”這是人們共同的感受,但感覺有時也會騙人。事實上皮膚每天都要通過汗腺分泌汗液,只不過當氣溫較低時汗腺分泌的汗珠不僅太小,而且剛出表皮即被蒸發,醫學稱之為“不可見的出汗”,那么人為要出汗除了散發熱量外,還有其他重要作用:汗液可維持水分的供給與揮發的生理平衡,防止角質層干燥。汗液在皮膚表面有酸化作用,防御微生物侵襲。汗液與皮脂相互乳化,在皮表形成脂類薄膜,此外,它還與電解質、粘多糖、激素等代謝有關。因此,無汗癥病人應盡快就醫。可采用綜合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內治法陰液虧損證先天不足,或熱病傷陰,盛夏難忍,口干咽燥,便如羊糞,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治宜養陰生津,滋益汗源法。藥用:生地丹參,五味子。水煎服,每日。陽虛氣弱證先天不足,或久病體弱,汗溢減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肌膚干燥,舌淡少苔,脈細無力。治宜益氣壯陽,滋潤肌膚法。藥用:肉蓯蓉,鎖陽,鹿角霜,黃芪,黨參,熟地,生山藥,白術,杜仲。水煎服,每日劑。
2016-03-13 00: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