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痛風患者有哪些護理方法
在冬季痛風患者有哪些護理方法爸爸患有痛風,是去年他老是說自己的手關節痛,腳關節痛,當時還沒幾十治療,知道后來關節處開始紅腫了,我們才送醫院來,作為兒女的我們太失職了,醫生說是換的痛風病。而且冬天更容易發病,那么在冬季痛風患者有哪些護理方法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在冬季痛風患者有哪些護理方法?痛風患者在冬季該如何護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 一、多食新鮮蔬果。多吃用素食為主的堿性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堿性食物的攝入量,使尿液PH升高。因為當尿PH值在6.6時,幾乎所有的尿酸鹽呈溶解狀態,不容易結晶成痛風石;雌性紅蘿卜屬堿性高鉀食物,調節人體的酸堿平衡,促進尿酸的代謝,對痛風有特效。 二、控制攝入含嘌呤的食品。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應選基本不含嘌呤的低脂食物;慢性期和無癥狀期可適當地“放寬”限制,正常飲食中每天攝取不超過600-1000毫克的嘌呤。 三、多活動。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控制體重。一般來說,運動方式宜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痛風發作時,不宜進行運動,以免進一步加重癥狀的發展。 四、多喝水。最好每天維持1.5-2升以上液體攝入,伴腎結石者最好達到3000ml;保證每日尿量達2000-2500ml,增加尿酸排泄。 五、禁酒,尤其是啤酒。有人做過試驗,劇烈活動后飲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尿酸濃度成倍增高。 六、避免過度肥胖,體重過重時應慢慢減重,每月以減輕1公斤為宜,但急性發病期則不宜減重。現在痛風患者在不斷增加,痛風患者在“適度進補”的同時,需要警惕痛風隨季節而發。當氣溫降低時,致使關節液溫度下降,尤其夜間溫度較低,尿酸容易析出結晶,結晶沉積于關節滑膜等處,引起痛風發作。
2016-03-13 16: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