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錦濤 副主任醫師
鄲城縣第二人民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如果寶寶精神反應好,無發熱,咳嗽不是很頻繁,以干咳為主,可以吃點艾暢治療,平時是的喂點溫開水。如果寶寶精神反應不好,有發熱或咳嗽加重,咳嗽有痰的癥狀,考慮到寶寶生后只有10天,免疫力低下,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一般需要住院觀察和治療,避免出現敗血癥或者顱內感染的情況。
2018-08-28 11:0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感冒后,如果是輕度的,往往發熱,全身癥狀,呼吸道癥狀等都比較輕,病程約1至2天,可自行緩解.多留意寶寶的體溫和各方面的精神狀態.因為感冒后的持續2至5天屬正常病程.最好去一下醫院,讓兒科醫生針對寶寶的病情配一些感冒藥,只要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期服藥就可以了.平時讓寶寶多喝白開水,維C果汁,飲食要注意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冷暖,剛出生20天的寶寶應該有很強的自身免疫力,但他有很小對于積痰不大會吞咽,吐出,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加照顧哦.但如果有高熱不退,伴有寒顫,頭痛甚至驚厥等,就需及時就醫.鼻子不通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處理:如果是因感冒等情況使鼻粘膜充血腫脹時,可用溫濕毛巾敷于鼻根部,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如果效果不理想,可用0.5%麻黃素滴鼻子,每側一滴.每次在吃奶前使用,以改善吃奶時的通氣狀態.每天使用3-4次,次數不能過多,因過多使用可能造成藥物性鼻炎.如果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引起,可滴一滴母乳到嬰兒鼻腔內,待分泌物軟化后可自行排出.也可用一根細棉簽沾一點水探入鼻孔內輕輕旋轉,將鼻腔分泌物卷住,隨棉簽拖出來.如果鼻內分泌物已成硬痂,則輕輕用棉簽撥動硬痂,使干的分泌物脫離鼻粘膜,這樣鼻分泌物可隨呼吸而前后移動,產生癢感,刺激嬰兒打噴嚏,干的分泌物即可隨呼吸排出鼻腔.如果上述方法均無效,鼻塞又嚴重影響小兒的呼吸,甚至發生青紫時,可用筷子或小勺的把橫放在嬰兒的口里,使口唇不能閉合,通過經口呼吸解除缺氧癥狀.經口呼吸不是新生兒的正常狀況,只是在新生兒缺氧時的暫時解決辦法,遇到此種情況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寶寶的鼻子很容易被堵塞,要經常清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容易被忽略掉的問題.清理鼻屎可以用小棉簽(不能用普通的那種,太大了塞不進去),不能太深入寶寶的鼻子.如果鼻屎很里面,不用急著處理,寶寶打噴嚏的時候會把鼻屎帶出來,等帶到比較外面的時候,再用棉簽挖出來.
2016-03-14 15:5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編輯本段]1.感冒中藥方1-風邪外感,營衛不和 發熱惡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飲,苔薄白,脈浮小數. 調和營衛,辛溫解表 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鮮藿佩各3克,白叩殼3克,鮮荷梗1支 水煎服. 感受風邪,營衛不和,故見發熱惡寒有汗不解,以桂枝湯加芳宣之品,祛風辟穢,調和營衛,故熱退,風邪得解.[編輯本段]2.感冒中藥方2-風熱感冒 發熱,微咳,咽紅,小便黃,脈浮數,舌赤無苔. 辛涼解表 桑葉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連翹6克,桔梗4.5克,蘆根15克,僵蠶6克,竹葉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蔥白3寸6克,薄荷,蔥白后下,余藥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 肺為嬌臟,清虛而處高位,選方多宜輕清,不宜重濁,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舉”的道理.此屬風熱感冒,故用桑菊飲和蔥豉清涼透表,宣肺化痰.[編輯本段]3.感冒中藥方3-感冒夾濕 感冒兩周,發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癢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黃膩,脈浮微數. 祛濕解表 蘇葉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殼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陳皮3克,炒萊菔子4.5克,薄荷3克,荊芥3克,甘草1.5克,蔥白3寸 一劑兩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 《內經》云:“從外之內而盛于內者,先治其內而后調其內.”此屬感冒夾濕,治療先宜疏解,繼用和脾消滯,清利濕熱.[編輯本段]4.感冒中藥方4-濕濁中阻,腸胃氣滯 寒重熱輕,頭脹身痛,胸悶不咳,舌苔白膩如積粉,脈象沉滑,二便俱少. 祛表里之濕 蒼術4.5克,藿香6克,一厚樸4.5克,半夏6克,陳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子9克,枳殼6克,生姜2片 水煎服. 此感冒為濕邪侵于表里之證.濕邪束于肌表,衛陽內郁失于敷布及溫煦于外,則惡寒重而發熱輕,頭脹身痛,濕濁中阻,氣機失調,則胸悶,脈沉滑,舌苔白膩如積粉均屬濕濁內蘊之象.故治以蒼術,半夏運脾燥濕,藿香芳香化濁,厚樸,枳殼,陳皮行氣寬中,以助濕邪之化除,更配生姜外達以逐在表里之濕邪.防濕郁化熱,入黃苓,赤苓以清熱滲濕.表里之濕解除則癥自愈.1.敷貼療法取大蒜2枚搗汁拌面粉做成圓錐狀,塞人鼻孔(兩側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鐘,每日4.5次.具有祛風散寒,宣肺通竅的功效,適用于風寒感冒. 2.外治法取蔥白,生姜各30克,食鹽5克,共搗成糊狀,加入適量白酒調勻,用紗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窩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鐘左右會有汗出,感冒諸癥可以解除. 3.飲食療法取蘇葉3-6克,生姜3克,洗凈切碎,放人茶杯內,沖人沸水200~300毫升,加蓋泡10分鐘,再放人紅糖15克攪勻,趁熱飲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適用于感冒初起,惡寒,無汗,頭痛者.
2016-03-14 14: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感冒,俗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雖多發于初冬,但任何季節,如春天,夏天也可發生,不同季節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樣.感冒病例分布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用于高熱,感冒,頭痛,肌肉痛等.不良反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2.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用于發熱,頭痛,關節痛及神經痛等.不良反應:久服可致腎損害,過量可致肝損害,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于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靈: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對流感,副流感有較強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氣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不良反應:會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4.布洛芬:用于解熱,鎮痛,抗風濕,痛經,牙痛,腰背痛及風濕性關節炎.不良反應:有輕微胃腸道不適,宜飯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較強的抗風濕,消炎鎮痛作用,用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熱等.不良反應:可有胃腸道反應及胃穿孔,潰瘍病,精神病,癲癇,孕婦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一次. 6.板藍根沖劑: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治療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兒童每次5克,日服4次.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熱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痛,發熱,并減輕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8.六神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用于治療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瘡,腫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兒童1歲一次1粒,4-8歲一次5粒,9-15歲一次6粒,孕婦忌用. 9.銀翹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重型發熱,輕度怕冷,頭暈頭痛,鼻塞咽痛,全身無力,口渴思飲.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兒1-2歲每次1片,3-9歲每次2片,9-15歲每次4片. 10.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輕度發熱,怕冷,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劑服2丸,日服2次,片劑服6片,日服3次. 11.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療小兒發燒,對一驚一乍,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據年齡每次服0.3克. 二.中藥類 (1)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于感冒有風熱表現者,發熱或不發熱,伴頭痛,咽痛口干,化驗白細胞計數與分類均不高.可每日沖服3-4次,每次l袋.發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后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藤,竹葉,荊芥,薄荷)適用于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熱或不發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3)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藥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于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時茶(茅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樸,桔梗,麥芽,蘇葉)此系傳統用治風寒感冒或有內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藥汁宜多,服后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于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藥也可用于無感冒而頭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2016-03-14 06: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的家長常會遇到小寶寶鼻子堵,流鼻涕,但由于新生兒鼻腔小,鼻涕常排不出來,鼻涕干后形成鼻痂,堵住鼻孔,孩子呼吸困難,家長遇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著急,流出鼻孔的鼻涕可用柔軟的手絹輕輕擦拭,擦拭次數多了皮膚會發紅,嚴重時皮膚可能被擦破,可以用溫熱的濕毛巾將鼻子捂一捂,輕輕的涂上一點油脂以保護皮膚.鼻子不通氣時最好側臥,以免鼻涕流進耳道引起中耳炎.鼻堵時不要給新生兒用滴鼻劑,因為許多滴鼻劑內含有麻黃素,有血管收縮的作用,不適用于新生兒.如果鼻孔內有鼻痂,可以用棉簽沾少許清水輕輕出去鼻腔內的鼻痂,動作要輕,注意不要損傷寶寶的鼻粘膜,以免引起鼻出血.寶寶鼻堵流涕多為感冒,除按上述要求處理鼻子問題外,最好抱孩子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并針對感冒用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6-03-14 01: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感冒后,如果是輕度的,往往發熱,全身癥狀,呼吸道癥狀等都比較輕,病程約1至2天,可自行緩解.媽媽不必太擔心,只要多留意寶寶的體溫和各方面的精神狀態.因為感冒后的持續2至5天屬正常病程.最好去一下醫院,讓兒科醫生針對寶寶的病情配一些感冒藥,只要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期服藥就可以了.平時讓寶寶多喝白開水,維C果汁,飲食要注意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冷暖,剛出生的寶寶應該有自身免疫力,但他有很小對于積痰不大會吞咽,吐出,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加照顧哦.但如果有高熱不退,伴有寒顫,頭痛甚至驚厥等,就需及時就醫.
2016-03-13 18: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