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川崎病的治療早期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療可降低川崎病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必須強調在發病后10天之內用藥。1、盡早給寶寶用丙球和阿司匹林治療。2、對癥處理。3、定期復查冠脈情況。祝寶寶早日康復!
2016-03-15 07: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看到很同情我孩子也是,有個群你進來吧都是川崎病
2016-03-15 04: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確診是的話可以參考下文: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觀察及護理回顧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兒,根據治療情況分為兩組: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治療組)30例;常規治療(常規組)27例。兩組對比:治療組的退熱時間及熱程明顯短于常規組;冠狀動脈病變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結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能使體溫迅速降低,明顯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在使用丙種球蛋白的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控制輸液滴速是護理的關鍵。川崎病又名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為小兒常見的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其特點為發熱伴皮疹、球結膜及口腔粘膜充血,頸淋巴結腫大以及恢復期指(趾)端特異性膜狀脫皮。多見于嬰幼兒,可引起冠狀動脈(簡稱冠脈)病變,為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1]。阿斯匹林常規治療可降低冠脈損害的發生率,但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可進一步降低冠脈損害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我科1990~1997年收治川崎病57例,通過回顧性分析,其中30例患兒給予IVIG治療,取得了明顯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一般資料:川崎病57例,男39例,女18例,男女比例為2.2∶1;年齡5個月至12歲,平均2.9歲,其中5歲以下49例,占86%。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制定的診斷標準。 方法:根據治療情況分為IVIG治療組(治療組)及常規治療組(常規組):治療組30例,均于發病10d內給予IVIG,其中25例用1d療法,2g/kg;4例用4d療法,400mg/(kgd);1例用2d療法,1g/(kgd);同時應用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常規組27例,除未用IVIG外,其余治療均同治療組。 統計學處理:退熱時間及熱程的比較采用非配對資料t檢驗,參數以(x±s)表示,冠脈病變發生率采用χ2檢驗。 2 治療效果 退熱時間:從開始用藥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1.52±0.86)d,常規組為(3.87±1.54)d,治療組退熱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 熱程:從開始發熱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8.32±1.58)d,常規組為(11.76±5.19)d,治療組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 冠脈損害情況: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右冠脈開口處內徑,直徑≥4mm為冠脈擴張,局部擴張為冠脈瘤。治療組無1例冠脈受累,常規組有4例冠脈受損,其中冠脈擴張與冠脈瘤各2例。 3討論 川崎病是小兒時期的一種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病變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統尤其是冠狀動脈,可引起冠脈擴張、冠脈瘤、血栓栓塞,導致心肌梗死而猝死。如果在起病后10d內未接受治療,20%~25%的患兒有冠脈受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在發病10d內給予IVIG,同時口服阿斯匹林治療,冠脈受累可降至5%以下,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從本文兩組治療結果比較,常規組雖可緩解臨床癥狀,尚不能完全防止發生冠脈擴張和動脈瘤。而治療組可迅速退熱,并無1例冠脈受損,且認為最佳劑量為1d療法,2g/kg,10~12h滴注。本組資料提示:早期給予IVIG治療川崎病,可預防冠脈損害,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4 護理 丙種球蛋白(簡稱丙球)為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在準備和輸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執行。 因丙球價格較高,排氣過程中應避免浪費,輸注前先用0.9%氯化鈉注射液排除輸液管中的空氣,輸畢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滴注。靜脈輸注可增加心臟前負荷,輸注過快易誘發心力衰竭。最初30min內應緩慢滴注,0.6~1.2ml/(kgh),若無不適,可增加到2.4ml/(kgh),并注意觀察反應。如連續輸注,第2瓶起滴速可加至4.8ml/(kgh)。如出現心動過速、胸悶、出汗、惡心等癥狀,應暫停或減慢滴速,待癥狀消失后再緩慢滴注,調整至患兒能耐受的速度。 輸液中應經常巡視,開始滴注時,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發熱、皮疹等),如有首先停止滴注,靜脈應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待癥狀緩解后緩慢輸注。最嚴重的反應是過敏性休克,常在10min內發生。故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發生異常及時處理,本組無1例出現過敏反應。丙球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溶液,蛋白濃度為5%,經過沉淀、超濾、濃縮等步驟精制而成,穩定性能好,不含任何防腐劑。本品應貯存于2~8℃暗處,開啟后立即使用,未用完應廢棄,若溶液混濁或結冰不能再使用。注射時不宜加任何藥物。 接受丙球治療的患兒,如需注射麻診疫苗至少間隔11個月,其它預防接種3個月后照常進行。 過敏體質或對丙球有嚴重全身反應、選擇性IgA缺乏癥患兒禁用,因可發生嚴重血管舒縮反應導致過敏性休克。
2016-03-15 03: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應該定期到醫院復查血沉和心臟彩超.
2016-03-14 22: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不同日期靜脈輸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的作用日本于1993年對2652所100張以上床位的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共發現病例11221例,其中8958(占79.8%)使用了IVIG。在這些病中多數病人使用的劑量為1000mg/kg(占36.3%),其次為2000mg/kg(占16.9%)和1200mg/kg(占16.85)。53.8%的病人在發病后第5日開始用藥,83.7%的病人在發病后第7日開始用藥。研究結果提示,劑量>2000mg/kg或者在發病后第9日以后才用藥者發生心臟后遺癥的比例明顯增高,其原因可能與①用>2000mg/kg的病人病情較其他組為重;②IVIG對預防心臟后遺癥無效。研究認為>2000mg/kg或者在發病第9日后開始用IVIG者對預防心臟后遺癥會產生不利甚至危險因素,因此阿根延研究人員認為,當大劑量IVGV無效而危險因素存在時可采用激素沖擊療法[2],但英國、意大利及美國采用2g/kg稀釋后于10小時~12小時內緩慢靜滴,如48小時~72小時內再次發燒或原因不明時可再給一次[10,11]。
2016-03-14 20: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