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問題案例
大夫你好,我是一名大學已經畢業了的大學生,已經步入社會,今天離開學校,但是有一種情況讓我擔憂的是,很多大學生剛入大學的時候,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可能是離開家,沒有家人照顧,獨立生活的原因吧,使的很多人心理上有一定的問題,但也沒有人去看心理醫生.以至很多人越來越孤獨.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不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養方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校、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教養方式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正相關系。2、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忽視。對大學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內容是配合學校、社會進行綜合素質培養。
2016-03-15 08: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讓大家明白大學是怎么回事,在大學里,心理問題是怎么產生的,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個非常適合所有大學生們都讀一讀??梢宰尨蠹以诖髮W中快樂學習、快樂生活。近幾年,大學生由于心理障礙出現的惡性事件呈上升趨勢。我們需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們的行為。處于問題,及早解決。讓大家都是健康快樂地學習。祝你健康
2016-03-15 06: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年級大學生集中表現為新生活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專業、人際交往等問題;二年級出現的問題依次為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人際交往、戀愛與情感方面;四年級則以擇業問題為多數,兼有戀愛、未來發展和能力培養等問題。案例一:青澀的沖突為哪般
2016-03-14 20: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貧困大學生的經濟求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實一些大學生的“精神求助”同樣不容忽視。據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衛生問題,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級學生差于高年級學生,農村學生差于城市學生,來自邊遠山區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最高,為19%。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從何而來?概括來說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學生是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強烈;低,其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來說,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家庭教育的影響1、不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養方式。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沒有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滲透到其中,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同時,在教養方式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多采用簡單、粗暴的傳統的家長制手段。這種消極的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慮、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校、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教養方式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正相關系。2、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忽視。相當多的家長在子女考入大學后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提供經濟支持上,而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問題則關注不夠。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大學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階段家庭教育的延續,但又有其特殊性,這主要體現在對大學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內容是配合學校、社會進行綜合素質培養。這就要求家長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觀念,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其心理壓力的調節和疏導工作。社會現實的影響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改革開放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隨之出現的一系列社會不良現象亦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這使得大學生人格弱點泛浮出來,形成心里疾患。人的心理素質是伴隨著人的成長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于我們過去忽視了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因此,加強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尤顯重要,只有心理素質提高了,大學生才能正視社會不良現象,才能變壓力為動力,更好地爭取和把握社會機遇。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欠缺學校教育在一個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但尚沒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從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困惑看,許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礙而導致的。然而,據報道,北大校醫院心理咨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應診,預約就診的患者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還未設立心理咨詢機構,亦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教師,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問題施以不科學的教導。針對當前的現狀,高校應逐步完善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專業化隊伍,強化心理咨詢功能。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容易在引導方法上產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詢隊伍時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課程化、多渠道開展。在大學階段絕大多數學生碰到的只是些尋常心理問題,對尋常的心理問題走預防之路遠勝過“亡羊補牢”。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的課程,同時,通過???、校廣播站、校園網等載體,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
2016-03-14 19: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關于大學生心理問題案例的情況有很多,例如前幾年的馬加爵殺人事件和藥家鑫撞車事件,以及后來的炫富等等都是反映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案例,而且具體的案例分析每個事件后面都是又相關的講解的,建議你可以搜索查詢一下,希望對你能夠有些幫助,祝安好
2016-03-14 15: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