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抽動癥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神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9-12-06 10:41
1.遺傳因素:抽動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抽動癥患者,其親屬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2.神經生理因素: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可能影響神經信號傳遞,導致抽動癥狀。
3.心理因素: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焦慮、壓力大的狀態,或者遭遇重大心理創傷,可能引發抽動癥。
4.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有毒物質、感染、過敏等,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誘發抽動癥。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機體產生針對神經系統的抗體,也可能參與抽動癥的發生。
總之,抽動癥的病因多樣,且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發現孩子有抽動癥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其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和評估,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1.遺傳因素:抽動穢語綜合癥患兒家族中患抽動癥和抽動穢語綜合癥的發病率為10%-66%。2.孕婦妊娠期間的健康狀況,特別是精神狀況、曾用藥物;3.難產、早產、剖腹產所致的小兒顱腦外傷或缺血、缺氧。
2016-03-15 00: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大腦運動分析器興奮性高,容易發生抽動性反應,尤其在具有特殊素質的兒童,當有各種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動作時,均易形成這類運動性條件反射,成為病理性惰性反應。開始可能是患者對某些刺激的反應,日久則成為習慣性抽動。
2016-03-14 17: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孩子抽動癥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方面? -
Q: 孩子抽動癥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睡覺時抽動頭腦暈眩是何因,如何應對? -
Q: 夜間右腿抽動是何原因? -
Q: 夜間右腿抽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Q: 如何有效應對不自主抽動癥 -
Q: 如何有效應對不自主抽動癥 -
Q: 清嗓子和吸鼻子一定是抽動癥嗎? -
Q: 清嗓子和吸鼻子一定是抽動癥嗎? -
Q: 夜里四肢微微抽動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