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腦癱癥狀
我生完孩子有幾個月了,當時生寶寶的時候,隔壁床上的寶寶一出生的時候就查出患上了腦癱,醫生說是先天性的,我覺得很難過,所以想知道它的主要癥狀是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黎寬
隆安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民族醫學特色???/p>
-
腦癱,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7個月內非進行性腦損傷或發育缺陷所致的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通俗地講,是指從懷孕到新生兒期腦部受到各種損害導致肌肉的神經控制失調,他的肌肉本身沒有病變,病變在腦,所以稱為腦癱。。腦癱以運動障礙為主,其中以姿勢及肌張力異常、不自主運動、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及平衡等障礙,可有癲癇發作?;純哼\動能力及控制能力較低,如動作不靈活、雙手出現舞蹈樣的不隨意動作等,嚴重時不會抓拿東西、不會站立及行走。在治療的過程中,除了家長對治療要有正確認識,患兒的努力顯得更為重要。在治療過程當中,患兒的心理暗示影響著治療效果的好壞。腦癱患兒特別需要建立自信心,無論治療和康復訓練過程多么艱難,都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腦癱兒通過心理輔導和治療,再加上家長、醫生的配合,三之一輕度的腦癱患兒都能過融入正常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結婚、生育,享受美滿的人生樂趣。而一些較為嚴重的腦癱孩子,經過治療和康復之后,同樣能夠達到生活上的自理。目前針對腦癱的治療要采取多種綜合措施糾正患兒的異常運動、異常姿勢、促進患兒正常發育,減輕傷殘程度。康復治療,包括針灸治療、肢體功能訓練、語言訓練、物理治療等。另外家庭關愛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家長不要放棄希望給患兒更多的關懷,家長學習功能訓練的方式手法,可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孩子進行練習。
2016-03-15 16: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常合并智力障礙、感知覺障礙、交流障礙、行為異常及其他異常。
2016-03-15 04: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先天性腦癱的癥狀如下:癥狀:腦性癱瘓的癥狀在嬰兒期表現,常以異常姿勢和運動發育落后為主訴。雖然患兒的腦損害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程,其臨床表現常有改變。如嚴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在嬰兒早期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以后逐漸轉變為肌張力增高。
2016-03-15 01: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先天性腦癱的患病原因主要體現在母親和患兒兩方面,例如在孕期的保養沒有做好,孕婦患有某些高危的疾病,胎兒自身的發育問題等都是導致先天性腦癱的直接原因。
2016-03-14 23: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先天性腦癱癥狀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驚厥發作、行為異常、感覺障礙及其他異常。盡管臨床癥狀可隨年齡的增長和腦的發育成熟而變化,但是其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卻固定不變。那么小兒先天性腦癱癥狀有哪些呢?其癥狀主要如下: 先天性腦癱癥狀:1、生產時造成的異常。在圍產期嬰兒有窒息缺氧病史,有產傷、早產或出生體重偏低的孩子,患腦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運動異常。正常嬰兒運動的發育是有規律的,如果發現孩子的年齡與這個階段的運動有很大差異,比如說到了3-4個月,頭還豎不直地東倒西歪,9-10個月還不會單獨坐,12個月還不會站立,1歲半還不會行走,就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3、姿勢異常。比如兩腿分開困難,不容易換尿布;站立的時候兩腿交叉,用足尖走路,腳跟不著地;手握東西不靈活,握拳的時候拇指握在手掌中;有的還有臉部怪動作,如吐舌頭、說話口齒不清等現象?! ∩鲜鰞热菥褪菍π合忍煨阅X癱癥狀介紹,希望能引起家長朋友們的注意。小兒先天性腦癱的治療關鍵在于早,因此已經發現小兒先天性腦癱的癥狀及時的到腦科醫院進行治療。---------------------------------------------------相關咨詢問題:小兒腦癱怎么治療小兒腦癱原因問個小兒腦癱的問題腦癱兒童吃什么營養藥好點小兒腦癱初期癥狀有哪些
2016-03-14 18: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