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源性膀胱護理
醫生你好,我因排尿困難在2003年診斷為腰椎管腫瘤,在2003年9月做手術將腫瘤切除.術后會陰等部位咸覺不靈敏,不能自主排尿,只能采取蹲式擠壓排尿,有一定量的殘余尿.醫生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請問我這種情況應該采取何種方法治療.神經源性膀胱如何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神經源性膀胱如何治療,1)導尿:無論是以促進儲尿或排尿為目的,間歇性導尿能有效地治療神經肌肉排尿功能障礙,免除了長期帶導尿管甚至恥骨上膀胱造瘺的痛苦,并為進一步治療(膀胱擴大術,可控性尿流改道術)創造了條件。多年的臨床觀察已證明其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始時可囑病人4h導尿1次,以后具體間隔時間自行掌握,以不發生尿失禁,膀胱不發生過度充盈為原則。實踐證明有癥狀性感染并不常見。留置導尿或膀胱造瘺一般短期使用,但對某些病人,定期更換導管長期引流膀胱是惟一可行方法?! ?2)輔助治療:①定時排空膀胱,尤其運用于逼尿肌反射亢進病人。囑病人不論有無尿急,每3~4小時排尿1次。藥物治療常配合使用定時排尿。②盆底肌肉訓練,會陰區電刺激常用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輔助治療,以增加膀胱出口阻力。③訓練“扳機點”排尿,使用Crede手法排尿可增加膀胱內壓和收縮,促進膀胱排空,但對某些低順應性膀胱伴反流病例,Crede手法可能加劇腎功能損害。④對某些男性病例,可使用陰莖夾或避孕套集尿器等外部集尿裝置。
2016-03-15 16: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神經源性膀胱如何治療。①抑制膀胱收縮藥物:臨床上常用1種以上具有不同藥理學作用機制的藥物治療逼尿肌不隨意收縮。A.抗膽堿類:丙胺太林,成人15~30mg/次,1次/6h,空腹服用,臨床最常用;而阿托品具有“耐藥性”,只能部分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該類藥物可引起口干、心動過速、視物模糊、腸蠕動降低,大劑量可引起低血壓和勃起功能障礙。嚴重膀胱出口梗阻、青光眼病人禁用。B.平滑肌松弛劑:臨床最常用黃酮哌酯(泌尿靈),成人0.1~0.2g/次,3次/d,對尿急、尿失禁及尿流動力學表現為逼尿肌反射亢進病人有效,副作用小。C.鈣拮抗藥:如硝苯地平,10mg/次,3次/d。某些三環類抗抑郁藥、β腎上腺素激動劑等亦有應用于臨床?! 、诖龠M膀胱排尿藥物:A.擬副交感神經藥物:氨基甲酰甲基膽堿,7.5mg/次,每4~6小時1次,皮下注射,治療高順應性膀胱臨床療效良好,如配合手法排尿效果更佳。B.α腎上腺素能拮抗劑:如坦索羅辛、特拉唑嗪等,可減少膀胱出口阻力?! 、墼黾影螂壮隹谧枇λ幬铮篈.α腎上腺素能藥物:如麻黃堿,25mg/次,4次/d;丙米嗪25mg/次,1次/晚,療效確實。對甲亢病人禁用,心血管疾病慎用。
2016-03-15 11: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筛鶕袩o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