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癥有什么療法
自從我老伴頸椎病引起腦供血不足之后就一直有眩暈癥,平時總是感到眩暈,就好像前面的東西在旋轉一樣,另外還惡心,經常嘔吐,已經吃了幾次藥了,可是就是不見好,這幾天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本癥多見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同,有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壓迫動脈血管,或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都會壓迫頸椎動脈引起本病的的,是要去看大夫作頸椎相關檢查結合下才能確診的.頸椎病分四型:本型以多發生于老年人,年青人亦有之,以頭暈,惡心,胃腸不適,消化功能減退,有的有頭痛,偏頭痛,或伴有頭皮痛,頭脹痛,一過性視物不清,復視等。中醫認為:肝腎虧損,筋骨不堅是本病的根本。肝主筋,肝血不足經筋失養則松馳無力,則椎體移位,或破裂使椎間盤突出。腎精不足,骨失所養則退變,或產生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當以滋補肝腎為主。人之氣血不來源于后天之水谷精微,惡心,胃腸不適消化功能減是氣血化源不足。,中醫治病和西醫是有區別的,一:中醫重視人的整體觀念,就是辨癥用藥。二:強調人體的自身修復功能,能在盡量保護人體的原來結構的基礎加以調理調節使其自然修復。三:中藥是個化學集團體,不是單味化學藥,是個整體作用,是多味藥協同作用,和特定作用.四:重視人的后天功能,就是強調脾胃,肝腎的強健對人體生存衰老的生活質良。只要辨癥得地,用藥正確,不僅可以治好,并且復發率極低.治療本病的關鍵是選對大夫用對藥很重要的.從中醫角度上看中醫的某些病也是有特藥對特病的,只要找出這個病的特藥治好這個病就佝如鼓應桴的效應.如咽喉炎用咽喉草就是藥到病除的.生地,地骨皮,首烏合用治療牙根松動疼痛三五次用藥就可以解決了病痛的,如是用西藥花上千元也是無法解決的,中藥只用幾元錢就可以治好的.同樣的原理人們己找到了治療頸椎病的藥物,治好本病也可以也是應手可治好的..中醫很重視治末病,如患了動脈型頸椎病就會考慮到長期下去就會引起腦梗塞,腦缺血性病變,就會及早在治療頸椎病的同時預腦梗塞,腦缺血性病變的藥物,而西醫則是治己病,對末病是不能防治的,等到腦梗,缺血性病變再去用藥就木已成舟晚了,對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另一個方面人的頸椎有7個椎體,腰椎有5個椎體,發病的只是其中的一個或二個,西醫的手術只能取出病變的椎間盤,而不能防治其他的以后就不會發生病變,而中醫辨癥用藥就可以解決這些西醫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在治療的同時防治其他椎體的退變,給患者體質一個修復康復的過程.所以是上等的治療方法.建議找中醫專科大夫為你診治。頸椎動脈康復湯對本病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辨癥加減使用的.用中藥治好很少復發的.
2016-03-16 11: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眩暈、惡心、嘔吐考慮是美尼爾綜合癥建議你用陪他定加西比靈膠囊治療,效果挺好的,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不要生氣要保持心情舒暢。
2016-03-16 10: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眩暈的中藥治療:破故紙30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天冬30克、麥冬30克、人參30克、當歸3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云苓30克、柏子仁30克、砂仁30克、石菖蒲30克、遠志30克、木香15克,白酒2000毫升。將上述15味藥共搗研細,用白布袋裝,扎好口,置于凈器中,酒浸后,放于火上煮熟,去渣,每日溫飲10~20毫升。功效:補氣血、養心腎。祝早日健康!
2016-03-16 04: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全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醫中藥怎樣治療眩暈癥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癥狀。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癥狀。它可由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引起。如美尼爾氏綜合癥、內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內耳前庭神經炎、高血壓病、低血壓病、貧血、白細胞減少癥、腦動脈硬化癥、神經官能癥等。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2016-03-16 00: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癥狀。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2016-03-15 13: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