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肝豆狀核變性的治療
本人現年43歲,30歲時因右手顫抖,(后左手也發顫),說話不成句,經新疆第二人民醫院檢查,雙眼有K輻氏環,肝腎功正常,確診為患有肝豆狀核變性之癥。初服青霉胺過敏,后一直服用醫院自制藥2%硫酸鋅合劑至今,現因此藥醫院禁止配制,經醫院介紹特向天壇醫院咨詢就診請問我現在該服用什么藥物來控制我的病情?急切的需要您的幫助!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手抖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理性手抖的常見病有: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和藥物中毒,帕金森綜合癥,腦萎縮,肝性腦病等.建議查顱腦CT,排除腦血管疾病.
2016-03-16 15: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肝豆狀核變性是銅代謝障礙的遺傳病,會出現錐體外系癥狀、肝臟損害癥狀,你的手抖、說話不成句就是錐體外系癥狀的表現。該病屬于罕見遺傳病,國內有該病專門的研究中心。單獨服用青霉胺效果差而且副反應大,建議平時低銅飲食,正規DMPS排銅治療、配合營養腦神經和保護肝臟的藥物治療,同時還應配合康復治療。該病治療的越遲,腦神經和肝臟的損害就越重。
2016-03-15 21: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HLD)由Wilson(19l2)首報,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以豆狀核、肝、腎和角膜銅沉積表現的各種 異常為特征。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錐體外系癥狀、肝硬化、精神癥狀、腎功能損害及角膜色素環(Kayser-Fleischer ring,K-F環)。發病率各國報道不一,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約為15~30/100萬。基因頻率約0.003~0.007,雜合子頻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國尚無流行病學的大宗資料報告,根據廣州中山一院神經科1981~1991年神經遺傳專科門診957例初診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單基因遺傳病的第2位,可見本病在我國并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