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股骨頭置換手術后,短期內就可以進行相關的功能康復鍛煉.6-12小時后可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和踝關節背伸運動,進行下肢的按摩;2~3日后可起坐,逐漸增大活動范圍;2周后做髖膝關節被動伸屈運動;3~4周可以持雙拐下地做患髖關節的功能鍛煉;半年內應在持拐保護下進行行走練習,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在康復鍛煉的同時要注意不要帶來再次傷害.在術后6周內宜在床上鍛煉,以便骨組織長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負重而逐漸加大負重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下床活動后保持不負重或適當負重;6周內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跑步,淋浴,下蹲,爬陡坡,旅行;棄拐后要注意不要活動過度,要循序漸進.
2016-03-17 1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為您提供以下建議股骨頭置換手術后,短期內就可以進行相關的功能康復鍛煉.6-12小時后可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和踝關節背伸運動,進行下肢的按摩;2~3日后可起坐,逐漸增大活動范圍;2周后做髖膝關節被動伸屈運動;3~4周可以持雙拐下地做患髖關節的功能鍛煉;半年內應在持拐保護下進行行走練習,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在康復鍛煉的同時要注意不要帶來再次傷害.在術后6周內宜在床上鍛煉,以便骨組織長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負重而逐漸加大負重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下床活動后保持不負重或適當負重;6周內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跑步,淋浴,下蹲,爬陡坡,旅行;棄拐后要注意不要活動過度,要循序漸進.
2016-03-17 13: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股骨頭置換術后住院患者.術后康復鍛煉指導方法如下:(1)呼吸功能鍛煉指導病人做深呼吸,以防臥床時間過長出現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囑病人緊閉雙眼,深吸一口氣后護士從1數到5,再令病人緩慢呼氣,如此反復,每次做30下左右,5~6次/d.(2)上肢的屈伸鍛煉①肩關節內收外展鍛煉:內收時指尖要觸到對側肩部,外展時手臂和身體要成90°角,每節8次,左右交換各5節,3次/d.如患者鍛煉時手臂抬起有困難,指導者可以協助鍛煉.②肘關節屈伸鍛煉:屈時手指要摸到同側肩部,然后慢慢伸直.左右手交叉鍛煉,每節8次,左右手各5節,3次/d.(3)正確擺放肢體功能位患肢外展20°~30°,防止外旋,避免脫位,定時更換體位,同時預防褥瘡形成.具體要怎么做要問幫你做手術的醫生,手術方式不同,決定康復次序有別,具體什么時候可以負重.
2016-03-17 0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假體脫位:術后配合醫生擺好體位,合理康復,避免一切禁忌活動;骨折: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不要過于著急直立行走;假體松動:一般情況下不易出現.請針對提問詳細出院后應多注意:1.使用拐杖至無疼痛及跛形時,方可棄拐,最好使用單手杖,可減少術側關節的磨損.2.預防并及時控制感染:對拔牙,插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術或治療措施都應及時預防,防細菌血運傳播→關節感染.3.術后6~8周內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時要防止術側下肢極度外展,并避免受壓.4.避免重體力活動以及參加諸如奔跑,跳迪斯科等需髖關節大范圍劇烈活動的運動項目,減少術后發生關節脫位,半脫位,假體松動等問題.5.避免將關節放置在易脫位的體位:避免在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坐位站起的動作;避免在雙膝并攏雙足分開情況下,身體向術側傾斜去取東西,接電話等.注意勿翹2郎腿"或女性的穿鞋動作以防髖關節過渡屈曲,內收,內旋,廁所馬桶不宜過低,防止出現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并攏的不良姿勢.向健側翻身時注意勿使髖關節處于伸直,內收外旋位.6.不在不平整,光滑路面行走.7.保持下肢常處于外展中立位,6~8周內屈髖不要>90.8.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均應及時到醫院復查或與醫生聯系.分析病情,提供合理化指導意見,答非所問,敷衍式的回復,不計入工作成績!
2016-03-17 02: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主要給你說術后護理吧:1.按硬膜外或全麻木后常規護理.2.保持患肢外展,輕度外旋位.術后6周內避免做如內收,屈曲動作,以防髓關節的脫位.3.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全身情況及局部切口出血情況.4.切口負壓吸引,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5.患肢皮膚牽引2—3周.一般采用皮膚牽引,老年人皮膚易受到膠布粘貼而過敏,破潰,可使用海綿包扎作牽引,牽引重量應小于2kg.6.功能鍛煉(1)術后6—12h后即可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2)牽引拆除后,可將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窩下墊軟枕1只,使膝關節保持微屈狀態.同時可以活動踝關節,以防遠端關節僵硬.(3)6周內忌屈曲,內收及內旋,可在兩下肢中間放軟枕1只,以防止髓關節脫位.(4)6~8周后可下床,適當負重.7.預防并發癥及感染(1)為預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靜脈炎,鼓勵患者利用牽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軀,以促進呼吸及血循環.(2)預防尾骰部褥瘡,經常保持床鋪平坦,干燥,清潔,無渣屑.(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使用吹哺妥因作膀敢沖洗.8.術后預防夠關節脫位術后6周內應囑告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
2016-03-16 20: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情況是怎樣的 -
Q: 股骨頭壞死應采取哪些治療措施? -
Q: 股骨頭壞死手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股骨頭壞死手術后哪些鍛煉需謹慎? -
Q: 換股骨頭后如何減輕股骨頭與接觸面疼痛? -
Q: 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為何易誤診? -
Q: 股骨頭壞死患者是否需要拄拐? -
Q: 股骨頭壞死患者的飲食應如何選擇? -
Q: 換股骨頭后如何減輕股骨頭與接觸面疼痛? -
Q: 股骨頭壞死是否需要拄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