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糖尿病引起白內障目前是初期我想知道...
患者因糖尿病引起白內障目前是初期我想知道該如何治療只用眼藥水行嗎?哪種比較好些?是否一定要手術治療?如果是什么時候比較好?病史:眼睛看東西模糊不清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我想知道該如何治療只用眼藥水行嗎?哪種比較好些?是否一定要手術治療?如果是什么時候比較好?手術安全嗎?還會復發嗎?
2016-03-17 17: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白內障發展階段常常驗光和更換眼鏡有助于維持視力.長期散大瞳孔(2.5%去氧腎上腺素)偶可對小的晶狀體混濁有所幫助.許多眼科醫師建議在陽光下戴用防紫外線眼鏡或太陽眼鏡.手術通常白內障手術的適應證包括最高的矯正視力為≤20/50(6/15)和主覺視力減退而妨礙必要或意欲進行的活動(例如駕駛閱讀和其他職業活動).因眩光而喪失勞動力者也為手術適應證往往是有后囊膜下白內障.不常見的適應證包括晶狀體誘發性疾病(例如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晶狀體抗原性葡萄膜炎)或需能見到眼底以便處理的疾病諸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白內障摘出術通常用局部麻醉和靜脈注射鎮靜劑.有三種摘出技術:白內障囊內摘出術系摘除整個白內障(現很少施行);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系先娩出整個中央的硬核然后再反復吸除軟的皮質小片;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系用超聲在眼內粉碎中央的硬核然后再反復吸除軟的皮質小片.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切口最小使能最快的愈合.幾乎總是以塑料或硅膠人工晶體植入眼內以替代晶狀體摘出后喪失的光學聚焦力.人工晶體植入可放置于虹膜前(前房型人工晶體)可貼附于虹膜和在瞳孔內(虹膜平面人工晶體)或可放置于虹膜后(后房型人工晶體.在美國虹膜平面人工晶體現已很少應用因為許多設計與術后并發癥的高出現率有關.后房型人工晶體是最常放置的.在大多數病例病人術后按逐漸減量的程序局部應用抗生素和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治療達4周.病人睡時常需戴用眼罩和避免Valsalva手法舉重物向前彎腰過度和揉擦眼睛.白內障術后并發癥包括視網膜脫離囊樣黃斑變性大泡性角膜病變脈絡膜出血(手術時出血位于視網膜下引起眼內容經切口逐出)眼內炎(眼內感染)后囊膜混濁(能用激光治療)和青光眼.當排除了原先患有弱視黃斑變性或青光眼則95%的手術眼的視力可達20/40(6/12)或更好.如果不植入人工晶體則需戴用接觸鏡或厚的眼鏡以矯正屈光不正(遠視和老視).
2016-03-17 11: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白內障主要分為皮質性和核性兩大類皮質性白內障是最多見的類型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1)初發期:最初在晶狀體赤道部的皮質出現放射狀的乳白色楔狀混濁其基底在赤道部尖端向瞳孔中心混濁條紋之間皮質仍然透明散瞳后用徹照法檢查可見晶狀體的赤道部紅色背景上出現黑色的楔狀條狀陰影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見混濁位于周邊部呈羽毛狀初期混濁發展甚慢可達數月甚至數年有的長期停留在此階段而不發展(2)未熟期:晶狀體赤道部的楔狀混濁逐漸擴大并繼續向瞳孔區和深層發展全晶狀體外觀上呈現乳白色的混濁但混濁并不均勻原來的各個楔狀混濁互相融合后仍可清楚地顯示放射狀條紋此期皮質層水分增加而使晶狀體膨脹、前房變淺可發生繼發性青光眼因皮質尚未完全混濁虹膜投影存在(3)成熟期:晶狀體皮質完全混濁外觀上呈彌漫性乳白色晶狀體的膨脹完全消退前房深度恢復正常虹膜投影不存在(4)過熟期:晶狀體皮質的蛋白質變性繼續發展纖維結構已完全破壞外觀上放射狀條紋消失晶狀體呈均一的白色混濁由于分解產物及水分不斷排出前房可變深、虹膜震蕩、前囊混濁而皺褶由初發期至成熟期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一般為5~10年不等也有發展較快者
2016-03-16 23: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