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引起腦溢血
歲病史:從未范過病身體一直很好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現在治療了半年月左右,可以把腳抬起一點點目前一般情況:可以把腳抬起一點點你好醫生:高血壓引起腦溢血,病人女性52歲,發病后就是一只手和一腳沒有知覺不能動彈,不過頭腦想事還是很清楚,以前身體一直很好都沒有得過病(感冒發燒除外),請問醫生這種病能治好嗎,要多久才可以恢復,聽有的人得了這種病病人說有一種一萬元一針的預防針打了后可以幾年不會復發有嗎,哪里買?謝謝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高血壓控制不佳,老年血管脆,容易出現腦溢血.腦溢血可以造成局部腦組織損傷,影響大腦功能.病后患者反復嘔吐,不除外腦溢血造成嘔吐中樞刺激,如果是這樣,可以減輕腦血塊的對組織的壓迫治療可以用點中樞性止吐藥,但效果可能不會太好.
2016-03-18 02: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如出血量多,顱壓很高可以做開顱。此病的護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1、心理護理 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2、預防并發癥 (1)每日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鐘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并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交叉感染。如發現尿液混濁、發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應及早治療。 (3)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并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藥物、灌腸。 (4)病人癱瘓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處易發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面墊保護骨隆突處,每2~3小時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床鋪經常保持干燥清潔,定時溫水擦澡按摩,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鐘,促進靜脈血回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下肢腫疼,應迅速診治。 3、保持功能位 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康復的前提。仰臥或側臥位時,頭抬高15~30度。下肢膝關節略屈曲,足與小腿保持90度,腳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狀態,手握一布卷或圓形物。 4、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每日3~4次,幅度次數逐漸增加。隨著身體的康復,要鼓勵病人自行功能鍛煉并及時離床活動,應嚴防跌倒踩空。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 (1)上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 (2)下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 5、日常生活動作鍛煉 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病人達到生活自理或協助自理。逐漸訓練病人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一些室外活動,由完全照顧過度到協助照顧,直至生活自理。
2016-03-18 01: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現在主要是康復鍛煉,防止肌肉萎縮,控制好血壓,看他自己本身情況啦
2016-03-17 23: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腦干出血是否可做顱內血腫穿刺針及引流
2016-03-17 09: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不是少量的出血,建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知識和護理如下,請進行參考!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病人最嚴重的一種。據報道,腦出血病人中有長期高血壓病史者占89%,平均年限為13年,且這些患者的收縮壓一般都在21.3~31.0kPa(160~240mmHg)之間,舒張壓在12.0~21.3kPa(90~160mmHg)之間,是老年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 高血壓病人容易發生腦出血的原因:(1)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硬化和形成微型動脈瘤。血壓升高時,小動脈的長期加壓作用,使動脈內膜增厚,玻璃樣變性,纖維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動脈硬化。這種小的腦實質內穿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常有微型動脈瘤形成。主要分布于基底神經節和橋腦。微型動脈瘤壁較薄弱,當血壓驟然上升時,動脈瘤易破裂產生腦出血。(2)由于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使已經硬化的動脈血管內膜完整性破壞,促進了血漿中的脂質易通過破損處進入內膜,使動脈壁發生脂肪玻璃樣變或纖維素樣壞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當情緒激動、勞累或用勁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壓進一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發生腦出血。 腦出血可有多種因素引起,但長期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對預防腦出血十分重要。微創血腫粉碎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1 概述適應證 高血壓腦出血或外傷引起的各種顱內血腫。位于大腦半球部位血腫量大于30ml,位于小腦半球血腫量大于10ml,引起明顯臨床癥狀及體征者都是手術適應證。有時血腫量雖小于上述標準,但因位于重要功能區,并引起嚴重神經功能障礙者都可考慮手術。禁忌證 由于應用本針具清除血腫時,對患者損傷輕微,故不像開顱手術那樣嚴格,故無絕對禁忌證。下列情況建議慎用:(1)年齡過大;(2)已發現重要臟器有嚴重疾患并危及生命;(3)過度衰弱。手術時機 在病情允許,做好術前準備情況下應盡早手術,如已發生腦疝則更應分秒必爭,一般不超過24h。2 手術配合 根據頭顱CT定位,確定血腫中心的體表定位,選擇合適型號的YL-1型微創顱內血腫穿刺針(北京萬特福有限公司生產),穿刺血腫中心,退出鉆芯后接引流管。若為液狀血腫則輕輕抽出,盡量吸凈;若為凝血塊則粉碎血腫并用冰生理鹽水沖洗。依據血腫量清除2/3左右停止,然后應用尿激酶液化引流,1~2次/d。術后第1,5,7天常規復查CT,決定是否繼續粉碎液化引流,一般5~10d清除大部分血腫后拔針。3護理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大多數合并多臟器功能障礙。盡早做好術前準備,及時手術是挽救生命、減少后遺癥的關鍵。3.1 術前準備和護理3.1.1 做好解釋工作 向患者家屬詳細介紹穿刺原理、必要性及并發癥和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3.1.2 用物準備 YL-1型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1套,充電電鉆1把,治療盤1個(內裝用物:PVP消毒液1瓶(100mg);利多卡因1支;冰生理鹽水500ml2瓶,2%龍膽紫50ml1瓶;10ml和30ml注射器各2付;無菌棉簽2包,消毒紗布若干;安定10mg1支;7號無菌手套2雙),無菌穿刺包1只。3.1.3 常規備皮 用肥皂水和溫熱水洗凈術區,操作時需動作輕柔,不能過頻過度翻動以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并以2%龍膽紫劃出手術穿刺的范圍。3.2 術中和術后護理3.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肢體功能變化。協助醫生用冰生理鹽水、尿激酶及肝素溶液(側腦室內不用肝素)通過激光粉碎針高壓沖洗血腫部位,直至沖洗流出液顏色變淡變清為止,沖洗過程中要注意進出量平衡,隨后用高濃度尿激酶和肝素噴灑在血腫腔表面,夾管4h。其間若患者意識障礙、煩躁不安,雙側瞳孔忽大忽小以至不等大,血壓升高、呼吸緩慢不規則,應立即開放封閉的引流管,同時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另一方面要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質并及時記錄,術后引流袋內血液顏色一般呈淡紅色,如引流管內有新鮮血液流出要考慮再出血可能;如血量減少后突然出現無色液體要考慮引流出腦脊液可能,應立即報告醫生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3.2.2 體位與環境管理 術后患者取頭偏向患側,并與水平面呈15°~45°,以保持引流管通暢。若同時行側腦室引流,須保持顱內壓在0.98~1.96kPa之間。為防止患者拉扯引流管,必要時用約束帶約束雙手,床旁加床檔。病房室溫為18~23℃,濕度為50%~60%,保持空氣新鮮、安靜、整潔。限制探視人員,醫務人員進入都要戴口罩、帽子、換鞋。室內每日用紫外線照射30min。地面和床欄、床頭柜用1∶400消毒靈消毒。3.2.3 血壓的調控 嚴密監測患者血壓,血壓一般控制在22/12.5kPa左右,防止血壓突然升高。通常采用作用溫和的降壓藥物,20%硫酸鎂20~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靜滴(20~40滴/min),或以異舒吉20mg加入生理鹽水40ml中微泵維持,根據血壓調整劑量。3.2.4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其主要的死因之一。嚴密觀察患者嘔吐物,大便顏色及全身情況,一般術后在第1天應用H2受體阻滯劑如雷尼替丁或洛賽克預防,忌用激素。患者術后第2天如腸鳴音正常,應及時插胃管,并定時喂能全素或流質,防止消化道粘膜的自身損傷并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對已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則應停止鼻飼,以冰生理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或凝血酶灌胃以止血,適量輸血防止失血性休克。3.2.5 記錄24h進出量 多數腦出血患者年齡大,腎功能差,故微創血腫穿刺術后不予常規應用甘露醇,可適量應用速尿,同時需認真準確記錄24h尿量,特別注意每小時尿量變化,若發現進出量不平衡或尿量<25ml/h,應及時報告醫生,以便采取相應治療措施,防止脫水或補液過多引起心功能不全而加重病情
2016-03-17 0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