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汁性肝硬化(biliarycirrhosis)是因膽道阻塞,膽汁淤積而引起的肝硬化,較少見,可分為繼發性與原發性兩類。原發性者更為少見。1.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病因:常見的原因為膽管系統的阻塞,如膽石、腫瘤(胰頭癌、Vater壺腹癌)等對肝外膽道的壓迫,引起狹窄及閉鎖。在兒童患者多因肝外膽道先天閉鎖,其次是總膽管的囊腫、膽汁性肝硬化(biliarycirrhosis)等。膽道系統完全閉塞6個月以上即可引起此型肝硬化。病理變化:早期肝體積常增大,表面平滑或呈細顆粒狀,硬度中等,相當于不全分隔型。肝外觀常被膽汁染成深綠或綠褐色。鏡下,肝細胞胞漿內膽色素沉積,肝細胞因而變性壞死,表現為肝細胞體積增大,胞漿疏松呈網狀、核消失,稱為網狀或羽毛狀壞死。毛細膽管淤膽、膽栓形成。壞死區膽管破裂,膽汁外溢,形成“膽汁湖”。門管區膽管擴張及小膽管增生,纖維組織增生及小葉的改建遠較門脈性及壞死后性肝硬化為輕。伴有膽管感染時則見門管區及增生的結締組織內有多量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甚至微膿腫形成。2.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本病又稱慢性非化膿性破壞性膽管炎,在我國很少見,病因不明,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多發生于中年以上婦女。臨床表現為長期梗阻性黃疸、肝大和因膽汁刺激引起的皮膚瘙癢等。還常伴有高脂血癥和皮膚黃色瘤。肝內外的大膽管均無明顯病變,門管區小葉間膽管上皮可發生空泡變性及壞死并有淋巴細胞浸潤,繼而小膽管破壞并出現淤膽現象,纖維組織增生并侵入、分隔肝小葉,最終發展成肝硬化。
2016-03-17 23: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肝臟疾病,為一種原因尚不清楚的慢性肝內膽汁郁滯,最終形成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臨床表現為疲乏無力,全身瘙癢、黃疸、色素沉著和(或)黃色瘤。也可以腹痛、惡心、嘔吐、水腫、腹水及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為首發表現。建議積極結合醫生治療。
2016-03-17 22: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應按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能夠進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嚴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應考慮輸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漿。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滿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魚、瘦肉、蛋類、乳類、豆制品。當有肝損傾向時,每天不宜超過20g。肝硬化時,脂類代謝受到影響,同時脂類的代謝又可引起肝臟損傷,因此肝功能明顯受損時,嚴格低脂肪飲食,減輕肝臟負擔,加強補充蛋白和糖類,防止脂肪肝發生。
2016-03-17 2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不能吃的食物:豆腐、豆干、牛奶、動物的肝臟、酒、茶、草莓。你可以到中藥房買點車前草,泡水喝,這個效果不錯,不過不是喝幾天就可以的,一定要堅持喝一段時間,然后到醫院再檢查一下,看看結石排除的情況
2016-03-17 11: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肝硬化可以得到有效逆轉的,您先不要著急,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你先說下你詳細的病情,便于幫您分析知道。不知道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之前是否有進行治療過?近期有沒有做過檢查?希望通過對您的病情了解,對您有所幫助。
2016-03-17 08: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汁性肝硬化? 膽汁性肝硬化是指由于肝內、肝外膽管疾病導致長期膽汁淤積而致之肝硬化。一般分為肝內膽汁淤積性和肝外膽管梗阻性肝硬化兩種類型,前者多為肝內細小膽管疾病引起的膽汁淤積,其中與自身免疫有關者,稱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繼發于肝外膽管梗阻,稱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是膽汁性肝硬化的一種較少見類型,其病變主要為肝內細小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破壞性炎癥,起病隱匿,進展緩慢,長期持續的膽汁淤積,最終演變為肝硬化。女性患者約占80%~90%,多為中年以上婦女,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有關。本病屬中醫學“黃疸”、“積聚”、“鼓脹”等病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