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今年幾歲,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的病史?緊張時手,頭震顫,嚴重時腰部亦會出現震顫,放松時不出現,可能考慮為意向性震顫,表現為有目的運動時震顫出現或者加居.常見于小腦病變.然而,特多發震顫又稱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是唯一的表現.有1/3的患者有家族史.本病多于十余歲或成年早期發病,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常累及一只手或雙手或頭部,癥狀直到后來才逐漸變得明顯.除了帶下外表和社交尷尬,通常不引起殘疾,有的病例震顫可妨礙手完成精細動作,如書寫,喉肌受累時可影響發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小量飲酒后可使癥狀明顯緩解.其們癥狀通常不明顯.要鑒別這兩種病,要結合詳細的病史和檢查.如果可以的話,補充一下年齡,既往的病史,是否有做過哪一些檢查,好方便我們診斷.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2016-03-18 11: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癥,約60%病人有家族史.特發性震顫是單一癥狀性疾病,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松時震顫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常見于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后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征.本病多于十余歲或成年早期發病,治療一般是藥物治療,少數癥狀嚴重,以一側為主和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人可行丘腦損毀術,丘腦深部電刺激是有效的替代療法.您的情況與本病的表現有些類似,但不能完全確定,需到醫師處全面診斷后才能下定論,如果是的話,確診后對癥治療即可.
2016-03-18 08: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是特發性震顫的唯一表現.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都有家族史,且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像你這樣緊張后顫抖,應該不考慮特發性震顫,很多人緊張時都會抖動,只是程度不同,很多人沒有注意而已.像我緊張時連聲音都會抖啊.不要太在意了,說不定你分散注意后它反而慢慢的好了呢?你如果覺得對你的日常生活有影響的話可以去看下醫生,吃點調節情緒的藥.以上是對“會是特發性震顫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8 05: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精神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注意:對臨床個人上確實無癥狀而僅在腦電圖(EEG)上出現異常放電者不稱之為癲癇發作因為癲癇是腦部的疾患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節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異?;蜻^度放電不屬于癲癇發作!現代醫學認為發生癲癇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功能性)癲癇和繼發性(癥狀性)癲癇.(一)原發性癲癇:又稱真性或特發性或隱原性癲癇.其真正的原因不明.雖經現代各種診查手段檢查仍不能明.(二)繼發性癲癇:又稱癥狀性癲癇.指能找到病因的癲癇.見下述常見病因.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局限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1)大發作,又稱全身性發作,半數有先兆,如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發作時(痙攣發作期),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后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強直,呼吸停頓,頭眼可偏向一側,數秒鐘后有陣攣性抽搐,抽搐逐漸加重,歷時數使秒鐘,陣攣期呼吸恢復,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現血沫).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進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識逐漸恢復.(2)小發作,可短暫(2~15秒)意識障礙或喪失,而無全身痙攣現象.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低頭,兩眼直視,上肢抽動.(3)精神運動性發作,可表現為發作突然,意識模糊,有不規則及不協調動作(如吮吸,咀嚼,尋找,叫喊,奔跑,掙扎等).病人的舉動無動機,無目標,盲目而有沖動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有時長達數天.病人對發作經過毫無記憶.(4)局限性發作,一般見于大腦皮層有器質性損害的病人表現為一側口角,手指或足趾的發作性抽動或感覺異常,可擴散至身體一側.當發作累及身體兩側,則可表現為大發作.(5)復雜部分性發作,次類發作伴有意識障礙,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也可表現為凝視以及自動癥如咂嘴,咀嚼,摸索,游走,撥弄,發哼聲,喃喃自語或其他癥狀和體癥.
2016-03-17 19: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癥,約60%病人有家族史.特發性震顫是單一癥狀性疾病,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松時震顫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常見于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后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征.應對癥治療.本病多于十余歲或成年早期發病,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常累及一只手或雙手或頭部,癥狀直到后來才逐漸變得明顯.除了帶來外表和社交尷尬,通常不引起殘疾,有的病例震顫可妨礙手完成精細動作如書寫,喉肌受累時可影響發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少量飲酒可使癥狀顯著緩解,但為時短暫,機制不清.檢查通常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征.
2016-03-17 17: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